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御史台

御史台

官署名。西汉称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东汉改称宪台,又称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实际长官。魏、晋、刘宋改称兰台,梁、陈、北朝仍称御史台。御史台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监察机关,专司弹劾之职。唐高宗曾改称宪台,旋复旧称。武则天将原御史台改为左肃政台,专知在京百司;另增置右肃政台,专知按察诸州。唐中宗改为左、右御史台。唐玄宗废右御史台,以原左御史台为御史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唐高宗时曾称大司宪),其僚属有御史中丞(唐高宗时曾称司宪大夫)、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宋、元沿置。明初一度设置,其长官为左、右御史大夫,寻罢,更置都察院。御史台之名遂废。

猜你喜欢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沙俄援引并歪曲中俄《北京条约》中有关条款,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割占中国西北领土的界约。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吞并了中国东北边疆大片领土后,接着又把黑手直接伸向中国西北边疆。中国西北边界原在巴尔喀什湖北岸,

  • 金田起义

    洪秀全领导的反对清朝统治、建立太平天国的武装起义。因爆发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故称金田起义。以紫荆山区为中心的拜上帝会组织, 到1849、1850年(道光二十九、三十年)间,已有会众万余,发展到与地主武

  • 神武军

    ①唐代禁军名称。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肃宗置。也叫神武天骑,分为左、右神武天骑及左、右羽林,左、右龙武等六军,称“北衙六军”。②南宋军队名称。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御营五军

  • 筹安会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1915年8月在袁世凯授意下,由杨度出面拉拢孙毓筠、刘师培、李燮和、胡瑛,严复等发起组成。该会标榜以“研究君主、民主国体二者孰适于中国”、“以筹一国之治安”为宗旨的学术团体,

  • 废止科举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清政府宣布“变法”,实行“新政”。内外大臣复奏多涉及培养人才、改变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问题。清政府于1901年8月(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宣布:科举流弊太多,

  • 桑弘羊理财

    汉武帝对内兴作,对外征讨,造成了府库空虚,财政危机。出身于洛阳商人家庭的桑弘羊,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以侍中身份参与制订、推行盐铁专卖政策,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桑弘羊

  • 十五道

    唐代的行政监察区划。唐初,州县之数倍于隋开皇、大业之间,民少吏众,其弊颇多。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太宗命就山川形势,并省州县,分天下为十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分天下为十五道;即京

  • 平定吴元济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彰义镇(即淮西镇,治今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 自领军务,并发兵四出攻掠。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宪宗发十六道兵讨伐淮西。初战失利,不少朝臣遂主张罢兵休战

  • 潭州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元军既破襄阳(今湖北襄樊)、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乃以伯颜率军直趋临安,阿术攻淮南,阿里海牙取湖南,宋都䚟等攻江西,分道略地。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阿里海牙

  • 宗主督护制

    北魏初期维护地方统治的一种行政组织形式。宗主督护制是在宗族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连年混战,豪门大族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权势,往往率领宗族结坞自保,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甚至一宗至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