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唐平高昌

唐平高昌

唐平定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军事行动。高昌地处中原与西域交通咽喉,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敦煌人张孟明始为高昌王。唐初,汉人麹氏为王,各项制度均仿中央王朝。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其王麹文泰朝长安(今陕西西安),太宗赐其妻宇文氏李姓,封常乐公主。唐与高昌关系密切。后,西突厥势力迅速膨胀,麹文泰遂倒向西突厥。为打击西突厥,经略西域,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命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副总管牛进达率军西征高昌。贞观十四年八月,唐军进逼高昌境。高昌军毫无所备,麹文泰骤然发病而死,其子魏智盛为王。唐军初战田城,晨攻午克,虏男女七千余人,又以辛獠儿为前锋,夜趋其都城,高昌军迎战而败,唐军遂兵临高昌城下。麹智盛据城不出,只待西突厥援军。突厥援军闻唐大军压境,西逃千余里。麹氏孤城无援,乃开城出降。唐军分兵略地,又下二十二城,三郡、五县,户八千,口三万七千七百。高昌遂平。

猜你喜欢

  • 天完

    元末徐寿辉、彭莹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见“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 汪精卫刺杀载沣事件

    汪精卫,原名兆铭,广东番禺人,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批驳改良派的论战中,曾起过积极作用,颇受孙中山信任,成为同盟会的重要成员。由于同盟会领导的反清起义屡遭失败,汪精卫对武装

  • 民政长

    官名。辛亥革命后,各省置民政长,为一省行政长官。1912年尚无统一制度,经北洋政府任命民政长的只有山西、湖北、四川、江苏、江西、福建等省。从1913年初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开始,各省

  • 马嘉理事件

    简称“滇案”或“云南事件”。1858年(咸丰八年)一个英国退伍军官曾提出由缅甸仰光到云南思茅修筑铁路的方案。此后,英国便于1863、1868年(同治二、七年)派出“勘探队”,从缅甸八莫进入中国云南腾越

  • 北宋

    宋朝之前段。参见“宋朝”。

  • 《春秋》三传

    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春秋》及其三传均为儒家经典组成部分。《春秋》,相传为孔子所修订或著作,为春秋时编年体史书,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

  • 江南叛乱

    隋平陈后,江南士族起兵反隋的武装叛乱。江南自东晋以降,士族地主始终居于统治地位,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平陈之后,隋王朝派往江南各地的官吏,大力推行隋文帝的改革措施,抑制了当地的士族势力。开皇十年(公

  • 福建独立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早有革命党人从事活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福州成立同盟会支部,郑祖荫任支部长,林斯琛为总干事,积极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聚集革命力量。黄花岗起义,福建革命党人参加者甚多,之后又按

  • 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又称《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通称《虎门条约》或《虎门附约》。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大臣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共十六款,附

  • 差遣制

    宋代的任官制度。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统治基础,任官分为官、职、差遣。官用以区别品级高低和俸禄多少,即所谓寄禄;职用以待文学之士,授以馆职和贴职(即职名),为一种加官。只有差遣方为官员的实际职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