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高轩过

高轩过

【介绍】:

李贺作。题下原注:“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意指韩愈皇甫湜乘坐高贵的马车到贺居处相访。此诗先写二公来访的宏伟气派,接着以无比钦佩的心情写二公崇高的文名、宽广的心胸和光明正大的人格,最后满怀喜悦写二公来访,使自己绝处逢生,由于二公提携,坚信自己日后定能施展一番抱负。大约是因写给韩愈看的,此诗音调、句法、气势都和韩愈诗很相似。《唐摭言》卷一〇和《新唐书》本传载,贺年七岁,写诗名声轰动京城,韩愈、皇甫二公读之而惊,亲到他家访问,贺当面赋此诗。说不可信,此诗序写到二公的官衔,皆应在元和三、四年后,从诗中“感秋蓬”、“今垂翅”等语句看,亦非幼儿身世之感,诗当作于元和四年(809)贺京试受阻返乡而后重至洛阳与韩愈、皇甫二公相见之时。

猜你喜欢

  •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介绍】:崔曙《奉试明堂火珠》诗句。火珠,指宫殿、塔庙建筑正脊上作装饰用的宝珠,有两焰、四焰、八焰等不同形制。《封氏闻见记》卷四《明堂》云:“顶上金火珠迥出云外,望之赫然。”二句极写明堂火珠的光耀夺目

  • 菊花

    【介绍】:①(全)元稹作。这首七言绝句,从新颖别致的角度咏叹了秋菊的可爱。但凡赏花,多描写其姿态色貌,而此诗则有意避开这些,直抒胸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两句,突出表现了菊花傲霜绽放的高

  • 文以明道

    文学主张。文,是指作品的辞采、形式;道,指作品的思想、主张,特指儒家的思想、主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品的形式要服从于作品的内容,要为阐明作品的思想、主张服务。这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主张。早在唐初,王

  • 罗让集

    文集。唐罗让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罗让集》三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存文四篇。

  • 弄玉

    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嫁与萧史,萧史善吹箫,教与弄玉,引来鸾凤,穆公为二人筑凤台,夫妻居其上数年不下,后乘鸾飞上天去。见汉刘向《列仙传》。李白《凤台曲》:“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亦用以代称公主。顾况《

  • 蓟北

    古地名。在今北京市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唐时是安史叛军的巢穴。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扬子居

    即扬雄宅。卢照邻《长安古意》:“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 夜雨

    【介绍】:白居易作。约作于元和十一年(816)至十三年,时任江州司马。夜幕降临,墙角的蟋蟀时叫时停,桌上的残灯忽明忽暗,窗外是什么东西沙沙作响?噢,原来是雨打芭蕉之声。诗人选取生活中一个细小的片断,却

  • 康洽

    【介绍】:唐代诗人。酒泉(今属甘肃)人,为西域少数民族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来长安,以工乐府诗著名于时。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新诗乐府唱堪愁。”戴叔伦《赠康老人洽》:“乐府喧喧闻至

  • 玄应

    【生卒】:910~975【介绍】:俗姓吴,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幼岁出家于泉州开元寺九佛院,曾至福州,托钵白龙道希门下,后归本州,移住青阳山。宋开宝三年(970)住漳州报劬院。《景德传灯录》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