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骆宾王

骆宾王

【生卒】:619—684

【介绍】:

唐代诗人、骈文家。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排行四。七岁能诗,少好读书。永徽二年(651)前后,为道王府属。后闲居齐鲁间。乾封二年(667)授奉礼郎。咸亨元年(670)起,从军于西北边塞,奉使巴蜀。上元三年(676)为武功主簿。调露元年(679)调长安主簿。迁侍御史。数上疏言事,获罪下狱。贬临海丞。文明元年(684),与徐敬业于扬州起兵讨武后,兵败被杀(传说逃亡不知所终)。工文能诗,为初唐四杰之一。其文学主张,强调文学“用之邦国,厚此人伦”(《和学士闺情诗启》)的教化作用,“感而缀诗”“情沿物应”(《在狱咏蝉序》)的抒情特征,不满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文长于骈体,多书、启、序等,陈情写志,叙游赠别,间有论政言兵者,慷慨激昂,宏丽雄骏而又典雅精切。《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尤为唐文名篇。《与博昌父老书》则自然淡远,不事雕琢,也颇出色。诗长于七言歌行和五律,行旅登临,咏物送别,乐府从军,自叙仕途坎坷,揭露统治者骄奢淫逸,同情下层妇女的不幸。明胡震亨评其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正以太整且丰之故,得擅长什之誉,将无风骨有可窥乎!”(《唐音癸签》卷五)《在狱咏蝉》、《于易水送人》等均为唐诗名篇。《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骆宾王集》十卷,有散佚;《百道判》一卷,已佚。清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十卷,较为通行。《全唐诗》存诗三卷,《全唐文》存文三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一。参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骆祥发《骆宾王简谱》、王增斌《骆宾王系年考》。

【生卒】:635?—684?尚有生于619、622、626、627、640诸说

【介绍】:

字观光,行四,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七岁能诗,号称神童。随父官来齐鲁,寓居十余年。后为道王府属。乾封元年(666),应举及第,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以事罢职,从军西北。又调赴姚州(今云南姚安)平叛。奉使西南,居蜀二年余。上元三年(676)为武功主簿,寻调明堂主簿。仪凤三年(678),授长安主簿,旋迁侍御史,被诬下狱。遇赦出狱,从军北讨突厥。调露二年(680)夏,除临海丞,世称“骆临海”。武后光宅元年(684),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武则天,宾王为记室,代拟《讨武曌檄》。兵败不知下落。新、旧《唐书》有传。骆宾王为“初唐四杰”之一,为诗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约130首,《全唐诗》编为3卷。有《骆宾王文集》行世。

猜你喜欢

  • 如新

    古语“白头如新”的省略。意谓朋友相交虽久,但情意不投,仍如同新相识。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

  • 游梁

    汉司马相如在景帝朝以赀为武骑常侍,然景帝不好辞赋,故相如不得以文学重用。当时梁孝王好文学,游说之士邹阳、枚乘、庄忌等人皆受知于孝王,于是司马相如因病免,客游梁国。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游梁

  • 甘棠集

    别集。唐刘邺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三卷,其后不见著录,当已亡佚。敦煌遗书P4093存三十叶,卷一无前题,卷四后半已佚。虽不著撰者姓名,但经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考订,当为刘邺之作无疑。是集残存四

  • 丘墙

    《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以“丘墙”形容人德

  • 裴杞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德宗时人。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刘禹锡等同年进士及第。《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三。

  • 吟诗作赋东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介绍】: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句。二句谓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文士不受重用,文章不值钱。

  • 寒山

    【介绍】:唐代诗僧。姓名、籍贯、生卒年不详。长期隐居于台州始丰(今浙江台州)西之寒岩,因号寒山子。常往来于台州国清寺,与寺僧拾得、丰干友善。狂放怪诞,言语不常。好吟诗唱偈,有诗即题于山林之间或村墅屋壁

  • 羞山鸡

    据《尹文子·大道上》载:有楚人误以雉为凤凰,重金购求将献楚王。经宿雉死,其人不惜其金,而以雉死不得献为憾。楚王感其诚而赏之。后或以“羞山鸡”为心诚之典。李白《赠范金乡二首》之一:“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

  • 尸乡养鸡

    见“尸乡翁”。

  • 刘公舆

    【介绍】:唐代文学家。舆,一作兴,误。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排行十五。元和中,官祠部员外郎。与白居易有交往,白有《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寄之。《全唐诗》于“刘公兴”名下存诗一首,《全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