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韩诗臆说

韩诗臆说

程学恂著。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7月又版。该书共两卷,篇幅不长。对韩愈每首诗作皆作提要钩玄之分析,每多创见,但亦确有不少臆说。作者行文凝炼,颇具古风。陈三立称之为:“探微窥奥,类多创获”(该书《题记》)。此书系王云五主编《人人文库》之一种。系《古风丛书》之六,1986年由台湾国家出版社重印。

猜你喜欢

  • 韦处厚

    【生卒】:773~828【介绍】:初名淳,避宪宗讳改。字德载,行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元和元年(806)进士。又登才识兼茂、贤良方正等科。官至宰相,封灵昌郡公。所著甚丰,今多逸。新、旧《唐书》

  • 初唐风绪笺

    明程元初编。见《唐诗绪笺》。

  • 书情赠蔡舍人雄

    【介绍】:李白作。赠,《全唐诗》作“题”,非,从诸本作“赠”是。蔡雄,李白友人。诗的前半部分,述自己有谢安之志,因“敢进兴亡言”而遭小人谗妒被迫去国之后,仍“心随天马辕”,不忘君国;后半部分对舍人蔡雄

  • 桓谭非谶

    桓谭,东汉沛人。曾官议郎给事中,著《新论》。光武帝刘秀迷信图谶,想以谶语决事,桓谭极言谶语乃荒诞不经之事,触怒了光武帝。事见《后汉书·桓谭传》。李瀚《蒙求》:“桓谭非谶,王商止讹。”

  • 携履

    相传南朝宋僧人邵硕有德行,亡故时只著一履,亡后又重现世间。事见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邵硕》。后以“携履”指高僧之死。李端《青龙寺题故昙上人房》:“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

  • 韦安石

    【生卒】:651~714【介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举明经,授乾封尉。历并、德、郑三州刺史等职。久视元年(700),迁文昌右丞,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出为扬州长史。中宗朝,拜刑部尚书,转

  • 送韩揆之江西

    【介绍】:李冶作。诗题一作《送韩三往江西》、《送阎伯钧往江州》。诗以杨柳、西江水、衡阳雁等沿途风物和典型意象表达送别之情和相思之恨。气度沉着,风调刚健。明钟惺评曰:“情深则语特奇耳。只四十字中,往复难

  • 全唐诗稿本

    清钱谦益、季振宜递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9月初版,为屈万里、刘兆祐主编《明清未刊稿汇编》第二辑,全辑精装71册。该书系据台湾中央图书馆所藏钱、季二氏所辑“唐诗稿本”影印,凡七百十六卷,收录

  • 长干行

    【介绍】:①(全)张潮作。作者一作李白,又作李益,皆非。此诗较早载者为李康成《玉台后集》及顾陶《唐诗类选》,皆作张潮诗。李康成与李白、张潮为同时人,《玉台后集》编成于玄宗天宝间,时白、潮健在,归属应无

  • 孔仲良

    【介绍】: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41世孙。敬宗宝历间为莆田令,卒于官。《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