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韦蟾

韦蟾

【介绍】:

字隐珪,下杜(今陕西西安)人。韦表微子。宣宗大中七年(853)进士。僖宗乾符年间官至尚书左丞。工诗,与李商隐段成式罗隐等多有酬唱。《全唐诗》存诗10首及断句2联。

【介绍】:

唐代诗人。字隐珪,一作隐桂。下杜(今陕西长安南)人。生卒年不详。韦表微子。大中七年(853)进士及第。十年(856),辟山南东道节度使掌书记,与同僚温庭筠段成式唱和,辑为《汉上题襟集》十卷,已佚。咸通十年(869)自职方郎中充翰林学士。十三年(872),累加承旨学士,改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乾符元年(874),出为鄂岳观察使。官终尚书左丞。能诗,文字浅俗,格多不高。《岳麓道林寺》效杜诗体制,颇有佳句,为论者称道。《全唐诗》存诗十首、断句四句,《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重修承旨学士壁记》、《唐诗纪事》卷五八。

猜你喜欢

  • 旅望

    【介绍】:王昌龄作。一作《出塞行》。此诗当为开元十五年(727)作者出仕前游边经甘肃靖远附近之白草原时所作。写诗人游边在外的思归念远之情。唐汝询曰:“京师辽远,边土萧条,彼马首而东者谁乎?大都皆狄虏也

  • 陈诩

    【介绍】:见陈翊。

  • 赠何七判官昌浩

    【介绍】:李白作。何昌浩,排行第七,故称何七。安旗云:“似为幽州节度使判官。”当是。判官,节度使属官。诗前半写不愿白首为儒,而愿拂剑沙漠,建功立业;后半赞何判官有管、乐之才,愿与之同驱疆场,为国立功。

  • 堠子

    【介绍】:罗隐作。堠子,古时道边标记里程的方顶土堆。此诗以堠子之方顶喻己之耿介不合流俗,告诫世人不要以貌取人。全诗语意双关,句句咏堠子,又每每自况,感情沉郁而愤慨。

  • 相劝酒

    【介绍】:李贺作。此诗写日月流逝、时序变换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表现了富贵不足恃,求长生为妄想的思想,也是对当时求神仙、欲长生的唐宪宗愚蠢行为的讽刺,但也流露了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此诗受李白《日出入行

  • 武翊黄

    【介绍】:唐代诗人。字坤舆。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生卒年不详。武元衡子。应进士试时,府以解头荐送,元和元年(806)省试以状头进士及第,又登宏词科,为敕头。时称“武三头”。官至大理卿。因受媵嬖

  • 古风(黄河走东溟)

    【介绍】:李白作。诗人有感于时光流失,青春不再,愿乘龙升天,追回时光,永葆青春的容颜。表现出一种浪漫的情怀。萧士赟云:“古诗欲用世而留名,太白则欲学仙而离世,其见趣又出乎流俗矣。”(《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 奉和相公发益昌

    【介绍】:岑参作。一作《奉和杜相公发益昌》。写于大历元年(766)作者随杜鸿渐入蜀平乱途中。诗以壮阔秀丽的巴蜀山川景物衬写大军出征的雄壮气势,表现了将士们乐观、旺盛的战斗情绪,也反映了作者要求迅速平定

  • 河湟

    黄河与湟水的并称。亦指河湟两水之间的地区。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令狐楚《年少行四首》之三:“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 钟仪

    钟仪,春秋楚国乐官。被郑国所俘,后献给晋国,仍奏楚音。事见《左传·成公九年》。后以“钟仪”称拘囚异乡或怀念故乡者。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