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骆宾王作。题注:“七岁时作。”胡应麟《补唐书骆侍御传》载:“宾王生七岁,能诗。尝嬉戏池上,客指鹅群令赋焉,应声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客叹诧,呼神童。”此诗咏池中群鹅,善于抓住其曲项
指商代始祖契。传说契由玄鸟降生,故名。张说《享太庙乐章·光大舞》:“玄王贻绪,后稷谋孙。”
【介绍】:苏颋作。望春宫,唐行宫名,在长安郊外。杨慎《升庵诗话》卷八云:“唐自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命题既同,体制复一,其绮绘有余,而微乏韵度。独苏颋‘东望望春春可怜’一篇迥出群英矣。”文中对
【生卒】:?~874【介绍】:字大年,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徙扬州(今属江苏)。王起之子。早年隐居,宣宗大中年间始出仕,懿宗咸通末年,官终浙东观察使。与姚合、赵嘏友善。《全唐诗》存诗2句。
【介绍】:武则天朝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处士。余不详。《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2句。
①汉代匈奴地名。为匈奴祭祀之处。虞世南《从军行二首》之一:“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②指今广西柳州。柳宗元《种木槲花》:“只因长作龙城守,剩种庭前木槲花。”原注:“柳州,龙城郡。”
见“阮籍途”。
《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主,故能长生。”本谓天地存在久远。亦用以指时间长久。刘长卿《行路难》:“君不见高山万仞连苍旻,天长地久成埃尘。”
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二人皆为武后时著名宫廷诗人,擅写应制之作;俱讲求诗歌格律之美,一时并称。《新唐书·宋之问传》云:“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
【介绍】:唐代诗僧。生卒年、籍贯等不详。大历中为僧。能诗。《游元象泊》诗为《唐诗归》所称赏。《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唐诗品汇·诗人爵里详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