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赤壁

赤壁

在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隔江与乌林相对,赤壁山腰临水处有石刻“赤壁”二字,传为赤壁之战之古战场。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刘备联军,在此用火攻,焚曹操舟船,大破曹军。今赤壁古战场遗址由赤壁、南屏、金鸾三山组成。赤壁山西南陡岸峭壁,大江汹涌,直扑山壁,气势磅礴。赤壁矶头石壁上,刻有历代游人之题记、诗赋、画像等。李白赤壁歌送别》即为其游江夏时送友人去游赤壁而作。而杜牧《赤壁》诗所咏者及北宋文学家苏轼所游者,乃黄州城外赤壁矶,今称“东坡赤壁”,非赤壁之战之古战场也。

【介绍】:

杜牧作。武宗会昌二年(842),杜牧出为黄州刺史,四年九月,转池州刺史。黄州有赤壁矶,牧守黄游此,因感于周瑜赤壁之战事,而作此诗。诗中赤壁,并非赤壁之战时周瑜破曹操之地,只是借黄州赤壁抒怀古之意而已。这首诗表明了杜牧对赤壁之战的看法,认为周瑜的胜利是出于侥幸。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孙吴的霸业将成泡影,三国鼎立的局面就不会形成,整个历史也将重写。诗亦隐寓作者怀才不遇的情绪。全诗豪迈俊爽,峭拔劲健,最能代表杜牧绝句的特色。同时议论精辟,对宋诗影响很大。清赵翼说:“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词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一平正者。”(《瓯北诗话》卷一一)道出了这首诗的特点。

猜你喜欢

  • 九日齐山登高

    【介绍】:杜牧作。一作《九日齐安登高》,误。张祜会昌五年(845)来池州拜访杜牧,九月九日同登齐山,牧作此诗,张祜也和作一首《和杜牧之齐山登高》。齐山在今安徽贵池县东南。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

  • 宋若莘

    【生卒】:?—约820【介绍】:唐代女诗人。莘,又误作华。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人。早年有志尚,与妹若昭等五人,立誓不嫁,欲以艺学扬名显亲。教诲四个妹妹,如严师。贞元四年(788),姐妹五人并召入宫为

  • 莺啼寂寞花枝雨,鬼啸荒郊松柏风

    【介绍】:庄南杰《湘弦曲》诗句。这是一首摹写乐音的诗,诗人调动了比喻、夸张、通感等种种艺术手法。这两句描写乐曲的悲凄幽怨,既以“莺啼”、“鬼啸”拟其哀厉之声,更以“寂寞花枝雨”、“荒郊松柏风”的凄楚诡

  • 李舜弦

    【生卒】:?—926?【介绍】:本波斯国人,父祖时入居梓州(今四川三台)。词人李珣之妹。前蜀后主王衍昭仪。工诗,咸康元年(925)尝随王衍游青城,有纪游诗。蜀灭,王衍被杀,昭仪或亦遇害。《十国春秋》有

  • 畅璀

    【生卒】:?—775【介绍】:河东(治今山西永济)人。畅当之父。玄宗天宝末,安禄山奏为河北海运判官,迁大理评事。郭子仪辟为从事。肃宗至德初,拜谏议大夫,转礼部侍郎。广德二年(764),任左散骑常侍,河

  • 王涯

    【生卒】:766前—835【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广津。太原(今属山西)人。排行二十。皇甫湜舅。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十八年(802),登宏词科。授蓝田尉。二十年(804),召为翰林学士。元和三

  • 题红叶

    【介绍】:宣宗宫人作。《云溪友议》称此宫人为韩氏。抒写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前二句以流水之急映衬深宫之闲,构思奇妙,寄兴深远。“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二句,托物寄情,独具匠心,乃全诗点睛之笔。

  • 冲融

    ①柔和。李忱《幸华严寺》:“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杜甫《往在》:“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②恬淡自适。杜甫《哭韦大夫之晋》:“冲融标世业,磊落映时贤。”

  • 元微之

    【介绍】:见元稹。

  • 登安陆西楼

    【介绍】:赵嘏作。安陆,郡名,即今湖北安陆。诗写登览感怀,意象苍茫,寄兴悠远。首联直抒“堪哀”之情,出笔不俗。中二联勾画萧散凄迷之景。尾联则极写诗人怊怅情思,沉郁悲凉,婉曲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