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萧萧

萧萧

①象声词。形容水流、风雨、草木、马鸣等声。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白居易《和自劝二首》之二:“微酣静坐未能眠,风霰萧萧打窗纸。”②萧条;寂静。白居易《邓州路中作》:“萧萧谁家村,秋梨叶半坼。”皎然《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③形容寒冷,凄凉韩愈谢自然诗》:“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④稀疏。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萧萧异乡鬓,明日共丝棼。”⑤衰颓,不振作。杜甫《哭王彭州抡》:“冯唐毛发白,归兴日萧萧。”

猜你喜欢

  • 支硎寺

    即报恩寺。在今江苏省苏州西支硎山上。其山又名报恩山、南峰山。晋高僧支遁曾居此山,山上有平台如硎,故称。刘禹锡《题报恩寺》:“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

  • 唐人试帖

    清毛奇龄编。毛奇龄(1623~1716),本名甡,字初晴,后改今名,字大可,一字齐于,号西河,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末诸生。清康熙时荐举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学问渊博,著述甚多。

  • 郎大家宋氏

    【介绍】:失其名。女诗人。天宝以前在世。李康成《玉台后集》录其乐府诗于刘希夷之前。《全唐诗》存诗5首。

  • 太公家教

    诗歌。作者佚名。敦煌遗书存有四十多种抄本,如S479、1163,P2564、2825、3764等。这是一篇典型的世训、格言读物。全文以对偶的四言句为主,并杂以三、五、六、七、八言,共五百八十句,二千六

  • 挠挑

    循环,周游。吴筠《游仙二十四首》之二十二:“挠挑绝漠中,差池遥相望。”

  • 鄂渚除夜书怀

    【介绍】:来鹏作。《全唐诗》作来鹄诗,误。诗写除夕夜作客他乡之窘况。首联交待作客地点和形影相吊的孤寂落寞心情;颔联反映干戈不断的动乱现实,导致自己有家难归;颈联写客居无聊,惟有拨灰书闷;尾联发出感叹:

  • 胡擢

    【介绍】:五代时人。善诗工画。《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诗2句。

  • 宋家娘子

    【介绍】:姓名无考,唐代女诗人。或疑即郎大家宋氏。《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收诗2首。

  • 唐诗三百首释注

    成元编著。成都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30万字。本书在参考大量注释本基础上,对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作了普及性的注解和说明。每位作者作品前有生平及诗风简介,诗后以“注释”项解决难懂字、词、句,

  • 后夔

    人名。相传为舜掌乐之官。潘存实《赋得玉声如乐》:“后夔如为听,从此振琮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