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张华《博物志》卷七:“澹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蛟挟船。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蛟,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后因以“斩蛟破璧”为不畏强暴,敢于抗
【生卒】:625~706【介绍】: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少补太学生,后中进士。调清源丞。永昌元年(689)中贤良方正第一,拜监察御史,累迁凤阁舍人,后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长安中,历官洛州司
冲荡。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衰俗凛生风,排荡秋旻霁。”
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金山上。中国佛教禅宗名刹。始建于东晋。原名泽心寺,唐称金山寺,宋改龙游寺,清康熙帝赐名江天禅寺。自晋时起,历经沧桑,屡有兴废。1853年寺庙毁于战火,同治、光绪年间重建。1948年,
地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相传黄帝曾与蚩尤战于此,擒杀蚩龙。事见《史记·五帝本纪》。后用为咏战争之典。杜甫《壮游》:“禹功亦命子,涿鹿亲戎行。”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花下醉》末二句。诗题本是醉中赏花,此二句却转写客散人静、酒醒神清,夜深后对残花的欣赏,流露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缱绻留连之情。而夜色朦胧中,红烛映照下,残花会呈现出另一番情趣,令赏
里边,内中。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介绍】:唐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本为孤儿,被遗弃赤城道侧,为台州国清寺僧丰干拾得,携归养于寺中,故名拾得。及长,为国清寺苦行僧,在厨房做杂务。与寒山友善,二人交谈,听者多不解。言行怪诞,笑骂无常
指汉初人郦食其。郦生从刘邦,常为说客,奔走诸侯间。曾游说齐王田广归汉。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圭窦三千士,云梯七十城。耻非齐说客,只似鲁诸生。”
【介绍】:韩偓作。作者晚年依王审知寓居闽南,诗借惜春抒发其异地依人、难有作为的苦闷心情。一二联就题生发,写因大好春光一去不返而生悲哀之情,颈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言其晚年贬谪在外,投闲置散,故有春恨,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