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夏
佛教戒律规定,僧人受戒后每年夏季三个月应安居一处,修习教义,谓坐夏;坐夏期内出外行游谓破夏。善生《送玉禅师》:“入郭随缘住,思山破夏归。”
佛教戒律规定,僧人受戒后每年夏季三个月应安居一处,修习教义,谓坐夏;坐夏期内出外行游谓破夏。善生《送玉禅师》:“入郭随缘住,思山破夏归。”
【生卒】:713—790【介绍】:唐代诗人。字广成。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元衡父。初佐宫卫。至德二载(757),表扶风郡兵曹掾。改永乐令。累迁殿中侍御史。贬郴县尉,转句容丞。荐授秘书郎、润州
【介绍】:任涛残句。诗写闲适、任性之生活情趣。露水重而沙鹤不堪忍受而飞起,人则卧于钓船之中任其随波逐流。人、鹤对比,以见其志。
据《汉书·疏广传》载:汉宣帝时,太傅疏广告老还乡,他认为置产业遗害子孙,便将朝廷所赐全部散与族人故旧,共同享乐。后因以“挥金”作咏归隐之典。权德舆《安语》:“挥金得谢归里闾,象床角枕支体舒。”
【介绍】: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侄女。幼即作《新妆诗》,好事者多传之。《全唐诗》存录此诗。
相传南朝宋僧人邵硕有德行,亡故时只著一履,亡后又重现世间。事见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邵硕》。后以“携履”指高僧之死。李端《青龙寺题故昙上人房》:“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
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雕虫”本指童子书写虫书字体。喻指小伎俩,多指辞赋创作,常作谦词。骆宾王《初秋登王司马楼宴赋得同字》
曲调名。或曰为“相府莲”的讹称。欧阳炯《春光好》词之三:“曲罢问郎名个甚?想夫怜。”
古代认为鹓和鹭动止有序,故用以比喻朝官。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之五:“未息豹虎斗,空惭鸳鹭行。”亦省称“鸳行”。钱起《送王使君移镇淮南》:“吏事嘉师旅,鸳行惜搢绅。”
【介绍】:唐代诗人。汾,一作玢。生卒年、籍贯不详。曾隐居庐山和洪州西山。咸通九年(868)至十一年(870)间,旧友李骘(一说李腾,疑在大历中,误)任江西观察使,未能辟举之。终以不遇而卒。与贯休、曹松
见“昆阳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