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钢、张天池、刘光汉补注。三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全书选注刘禹锡诗、赋、文共160篇,每篇先简要说明,交代写作时、地、本事、背景等。后详加注释,并予串讲。校记随注文列入。
【介绍】:温庭筠作于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被贬隋县(今属湖北)尉之后、懿宗三年(862)离江陵东下之前。诗题一作《送人东归》。这是一首秋日送别诗,但不悲秋,不作苦语,格调雄俊健拔。“高风汉阳渡,初日
汉代萧育与朱博为友,友善闻名当世,在官场上二人也互相援引,后二人反目成仇。事见《汉书·萧育传》。后因以“萧朱”喻官场交友之难。李白《古风》之五十九:“张陈竟火灭,萧朱亦星离。”
见“鲁人髽”。
【生卒】:755—815【介绍】:唐代诗人。字素芝。洺州广平(今属河北)人。刘迺子。进士及第。贞元中,辟淮南节度使判官。征拜右补阙。约元和三年(808),由考功员外郎迁考功郎中、集贤院学士。转给事中。
栗斯编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共三集。着重选录与唐代历史、名胜古迹、轶闻趣事、风俗掌故、生活和艺术等有关的唐诗,并编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具有趣味性、可读性。第一集内容主要为唐代边塞诗
【介绍】:实,一作寔。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贞元七年(791)进士。贞元、元和间,先后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书记,殿中侍御史充西川节度使从事。与柳宗元、羊士谔有交往。《全唐诗》存其诗1首。
忍辱草的省称。佛经中载,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羊食之,其乳则成醍醐。宋之问《游法华寺》:“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禅杖绕精舍。”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后遂以“炳蔚”形容文采华美。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诚既富而美,章汇霍炳蔚。”
【介绍】:见李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