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①王维作。见《伊州歌》。②(全)无名氏作。共十九首。第一首“劝君莫惜金缕衣”,或题作《金缕衣》、《金缕词》。或谓李錡作,或谓杜秋娘作,均不确。诗以金缕衣起兴,暗寓“寸金难买寸光阴”之意,劝人
【生卒】:?—887【介绍】:唐代诗人。字得圣。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咸通五年(864)进士及第。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太原从事。入为右拾遗,再迁起居舍人。为宰相韦保衡所嫉,贬播州司马。保衡死,
指牵牛、织女二星。传说牛郎织女于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鹊架桥相会。后用以喻情人相会。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门扃。相如才调逸,银汉会双星。”鲍溶《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此夕河汉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秋居王茂元陈许幕时,作者途经旧日战地,有感于唐德宗猜忌过甚,不仅削弱了朝廷的力量,也造成藩镇的疑惧,对藩镇叛乱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加以指责。前四句写
【介绍】:诗上二句为韦蟾集《楚辞》诗句,浑成自然,传达出送别者之深情厚意和被送者之依依难舍心情;下二句由一武昌妓所续,运用象征手法,以眼前景物,道惜别之情,意蕴丰厚。沈德潜评此诗“上二句集得好;下二句
【介绍】:岑参作。天宝十载(751)四月,西北边境石国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国)欲共攻安西四镇,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闻讯,五月出师西征。作者于武威送僚友刘单判官赴军,因作此诗赠别。诗写刘氏不畏途中燥热,走
一连串;全部。头,词缀。元稹《缚戎人》:“万里虚劳肉食费,连头尽被毡裘喝。”
【生卒】:?—811?【介绍】:唐代散文家。质,一作贽。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排行五。穆员兄。贞元元年(785)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左补阙。累迁给事中。元和四年(809)谏阻唐宪宗用宦官为将帅
山名。①原指佛祖释迦牟尼成道前苦行的喜马拉雅诸山。后亦借指佛教圣地或僧侣住地。李群玉《文殊院避暑》:“愿随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②祁连山的别称。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
见“长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