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介绍】:

李忱《瀑布联句》诗句。由眼前瀑布之流经溪涧而去,联想到终能汇聚成河,归向大海,发为巨浪怒涛。表达了作者高远博大的胸襟抱负和不可遏止的坚韧品格,充满了超尘拔俗、不同凡响的帝王气象。

猜你喜欢

  • 云和

    山名。古代人说其山所产之材可以制作精美的琴瑟。因用以代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李白《寄远十一首》之一:“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亦代指美妙的音乐。权德舆《戏赠张炼师》:“半酣乍奏云和曲,疑是龟山阿母家

  • 于尹躬

    【介绍】:一作于允躬,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于邵之子。大历进士,元和时累迁至中书舍人,并曾知贡举。后其弟皋谟以赃获罪,尹躬因失教受责,左迁为洋州刺史,旋卒。《全唐诗》存诗1首。

  • 阿娇怨

    【介绍】:刘禹锡作。阿娇为汉武帝夫人陈皇后,无子。后平阳公主进卫子夫,生男据,遂夺阿娇之宠。诗咏阿娇失宠时伫立望幸之事。语意含蓄,辞旨愤怨,且用词精切,为千古佳制。尤其是“试开金殿扫庭花”一句,清徐增

  • 雨余江水碧,云断雪山明

    【介绍】:王铎《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颔联。出句写雨后江水自碧景象。“碧”字刻画江水清彻无滞,极为传神。对句勾勒断云映带下的雪山丰姿。二句观察细致,构思巧妙。

  • 正纽

    亦称“小纽”。传统诗歌声病说八病之一。指一句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声母韵母相同的词,而不论其声调是否相同(双声叠韵词除外)。如“光音同宴席,歌啸动梁尘。”“同”、“动”同属定母东韵,仅声调不同,为犯正纽

  • 要离

    春秋吴国刺客。相传吴王阖闾派其谋杀出奔在卫的王子庆忌,要离请吴王断其右手,杀其妻子儿女,诈称因罪出逃。至卫,得庆忌宠信,因机刺杀庆忌,庆忌未死,释放了他,要离归吴,行至江陵,伏剑自杀。事见东汉赵晔《吴

  • 再三

    一遍又一遍;多次。李白《南阳送客》:“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五十二:“再三博士留残拍,索向宣徽作彻章。”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介绍】:杜甫《蜀相》颔联。二句写祠堂之景。大好春光,虽然可爱,但哲人已逝,今不可见,令人无限怀念。碧草自绿,黄鹂自鸣,春色与己无见,好音与己无闻,“自”、“空”互文,是用反衬手法加倍写出诗人对诸葛亮

  • 廖有方

    【介绍】:交州(今越南河内)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及第后改名游卿。官校书郎。后至显职。《全唐诗》录其诗1首。

  • 江南弄

    【介绍】:王勃作。《江南弄》,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江南弄》七曲之一。诗以无限同情的笔调,抒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相亲相爱,竟被无情拆散,而落得彼此相思,从而谴责了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