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武元衡

武元衡

【生卒】:758~815

【介绍】:

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783)进士,宪宗朝两度入相,以其力主削藩而为人所忌,元和十年(815)六月早朝,为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派人刺杀于道。谥曰忠愍。新、旧《唐书》有传。工诗,尤善五言。重辞藻,诗句瑰美。《全唐诗》编其诗为2卷,又录联句1首,《全唐诗补编》补诗2首。

【生卒】:758—815

【介绍】:

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祖籍并州文水(今属山西)。武平一孙。建中四年(783)进士及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为华原令,以镇军督将多扰吏民,称病辞官。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累迁右(一作左)司郎中。贞元二十年(804)拜御史中丞。永贞元年(805)因反对王叔文集团,罢为右庶子。元和元年(806)复拜御史中丞。二年(807)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八年(813)复拜相。力主讨伐淮西,又反对起用刘禹锡柳宗元等。十年(815)遭藩镇刺客暗杀而死。工五言诗,传世之作往往被于管弦。张为诗人主客图》尊为“瑰奇美丽主”。议者谓唐代工诗而宦达者唯高適,宦达而诗工者唯元衡。文学见解见于《刘商郎中集序》:“圣人观象立言,发乎情性,形于咏歌,大则明天下政途,弥纶王化;小则舒一时幽愤,刺见国风。”推崇“滋液琼瑰之朗润,浚发绮绣之浓华”的作品。诗多酬和赠寄、行旅送别、登临题咏和乐府从军之作,律诗优于古诗,五言优于七言,是中唐五言知名者之一。《秋日对酒》、《塞下曲》、《行路难》、《学仙难》等抒写济世安边的抱负及抱负难展的苦闷,讥刺权贵奢华、学仙的风气,内容较积极。《送张六谏议归朝》、《途次近蜀驿》等也是传世佳作。所作“宏毅阔远”(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而词采华美,语多雕饰。文风亦相似。《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武元衡集》十卷,已散佚。有辑本《武元衡集》三卷传世。《全唐文》存文十篇,《唐文拾遗》补三篇;《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补编》补二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崔兴宗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行九。王维内弟。有别业在蓝田,距辋川近,时与王维、裴迪往还,互有赠答之作。玄宗天宝十一载(752),任右补阙,王维时任吏部郎中,同咏《敕赐百官樱桃》。《全唐诗》存

  • 栖迟

    ①游息。戴叔伦《孤鸿篇》:“共欣相知遇,毕志同栖迟。”②栖身,寄居。孟郊《赠文应上人》:“栖迟青山巅,高静身所便。”③滞留。殷尧藩《酬雍秀才二首》之一:“栖迟未归客,犹著锦衣裳。”④漂泊失意。高适《九

  • 疏傅

    西汉宣帝太子太傅疏广、少傅疏受叔侄二人,他们正当荣显时同时称病引退。后遂以为急流勇退之典。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 玉堂集

    制集。唐独孤霖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独孤霖《玉堂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七》同。其集当已亡佚。《全唐文》存文七篇。

  • 坦腹夫君

    指晋代王羲之。徐夤《山阴故事》:“坦腹夫君不可逢,千年犹在播英风。”参见“坦腹②”。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介绍】:李白《蜀道难》诗句。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李白此四句即化用其意。意谓地势艰险,易为匪类所据,为非作歹。

  • 潘鬓

    晋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鬓”借指中年鬓发初白。李德裕《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 不争

    ①犹不差。陆龟蒙《渔具诗·钓筒》:“彼竭我还浮,君看不争得。”另见“不争多”。②只因。陆龟蒙《新夏东郊闲泛有怀袭美》:“料得只君能爱此,不争烟水似封侯。”和凝《麦秀两岐》:“娇娆不争人拳跼,黛眉微蹙。

  • 张鸿

    【介绍】:连州桂阳(今广东连州)人。哀帝天祐二年(905)进士。唐将亡归隐于乡。《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 归融

    【生卒】:?—853【介绍】:唐代散文家。字章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归登子。元和七年(812)进士及第。历监察御史、左拾遗。拜工部员外郎。迁考功员外郎。大和九年(835)自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