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仁
【介绍】:
即杨凭。
【介绍】:
即杨凭。
陈文华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4万字,为《唐诗小集》之一种。计收诗37首,每诗后先注释,后列“集评”。前言简辨刘希夷生活时代与死因,简评其诗作。书后附录:一、存疑诗;二、生平资料,前人评
山公指晋山简。山简曾任征南将军镇襄阳。每出游,置酒辄醉。时有儿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见《晋书·山简传》。李白《襄阳曲四首》之二:“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亦用作
①草木丰茂鲜美。孟浩然《襄阳公宅饮》:“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②喻指女子体态美好。王勃《采莲归》:“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介绍】:张巡作。此诗系至德二载(757)作者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时所作。时河南郡县多被安史叛军攻陷,巡与许远合力固守睢阳,昼夜苦战,屏蔽江淮。闻笛,指听到敌营中的笛声。诗以闻笛为题,点出两军对峙之
指格律诗中间两联中有不依平仄常格的诗。宋王楙《野客丛书·拗句格》:“《苕溪渔隐》曰:‘此体出老杜,如“宠光蕙叶与多碧,点缀(当为“注”)桃花舒小红”者是也。今俗语谓之拗句格’。”
杨钟岫编。重庆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12.1万字。本书选录唐代诗人50家105首诗,每位作家都有小传,每首诗都有正文、意译、注释、赏析诸项,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文学主张。文,是指作品的辞采、形式;道,指作品的思想、主张,特指儒家的思想、主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品的形式要服从于作品的内容,要为阐明作品的思想、主张服务。这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主张。早在唐初,王
①释迦牟尼佛涅槃处。借指释迦牟尼。姚合《赠王山人》:“教演归恭敬,名标中外钦。既能施六度,了悟达双林。”②借指寺院。白居易《龙花寺主家小尼》:“头青眉眼细,十四女沙弥。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
【介绍】:唐末五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昭宗时,曾以诗道访司空图于华州。后居西川。能诗,与齐己有酬和,齐己有《和西蜀可準大师远寄之什》。后唐时,曾以所撰诗集远寄孙光宪和齐己。齐己称其诗“堪随乐天集”
谓天下太平,君臣同乐。崔湜《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参见“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