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正对”。格律诗对仗的一种形式。指一联的上下两句中在相同的位置所使用的词语尽管所指非为一事,但它们属于同一事物类属,且意义相同或相反、相对。如“天”对“地”、“日”对“月”等。参见“六对”。
【介绍】:见张鹭。
①谓星辰光耀回转。李亨《三日书怀因示百僚》:“天文信昭回,皇道颇敷陈。”②指日月星辰。沈佺期《巫山高》:“巫山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即佛经中的雪山大力白牛。亦喻指佛教精深的法力。齐己《赠念法华经僧》:“此经真体即昆卢,雪岭白牛君识无?”
【介绍】: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诗句。金山,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本在长江中,清末江沙淤积,始与南岸相连,上有金山寺等名胜。诗句描写金山寺立于江流之中,两岸都能听到寺里的钟声,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刻画出金山
【介绍】:唐代诗人。液,误作夜。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时人。有口才,仕途失意,所向不遇。天宝中,曾欲投谒李邕、张守珪,皆因二人去世而无获。《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事迹见《封氏闻见记》
诗集。唐裴夷直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裴夷直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七》作二卷。《唐才子传·裴夷直》谓集一卷,今传于世。明清时未见著录刊行,当已散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
【生卒】:751—814【介绍】:字东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郡望平昌(今山东商河)。少隐嵩山,称处士。屡试不第,贞元十二年(796)中进士,四年后方调溧阳尉,又四年辞官家居。元和元年
【介绍】:柳宗元《夏昼偶作》诗句。意谓正午时分别无杂响,唯闻山童制茶之声。谢榛《四溟诗话》云:“诗有简而妙者,……李洞‘药杵声中捣残梦’,不如柳子厚‘日午睡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①一嘴;满口。李商隐《河阳诗》:“绿绣笙囊不见人,一口红霞夜深嚼。”②一只。顾云《筑城篇》:“一家人率一口甓,版筑才兴城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