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林继中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赵次公注是杜诗第一部较为准确、丰富、有一定深度的全注本,在宋代享有盛名,南宋的集注本都有引录。但赵注原本自南宋中叶后逐渐亡佚。1916年,傅增湘发现了赵注的后半部明钞本,因故刊印未成。林氏辑校本首次恢复了赵注的原貌,为今后杜甫研究提供了一个至今为止最为完善的赵注本,是杜甫研究史上一件可喜可贺的盛事。全书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长达3万字的前言,可说是对赵注的综合研究,对赵次公其人其书及其渊源流变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和论述,详实谨确,颇多独到的见解。第二部分是正文的甲帙至丙帙,是对散佚的赵注前半部的辑佚。因《新刊校定集注杜诗》(简称《九家注》)“引赵注最详”(曾噩序),《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简称《百家注》)编次与赵注几乎吻合,故以前者为底本,后者为编次的主要参考,再据赵注原文作必要调整。第三部分是正文的丁帙至己帙,是对后半部赵注明钞本的增补校订。在辑佚和校订过程中对原注引文、注文之讹夺衍倒都予以纠正,缜密细致,颇见功力。该书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卷帙浩繁,长达百余万字,计收杜诗1439首。正如作者的导师萧涤非在论文评语中所说:“在杜甫研究领域中,作者作出了可喜的贡献。”此书出版后,颇得学术界的称赏。著名学者程千帆致函盛赞云:“近人治杜多空谭而鲜徵实,如此书之如乾嘉诸老治经者,盖未有第二家也。”

猜你喜欢

  • 悬瓢

    ①用葫芦作的瓢。古代常用为盛酒器。张说《咏瓢》:“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②相传许由隐居箕山,无饮水器,有人赠一瓢,许由每饮毕,辄悬树上。见《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琴操》。后以“悬瓢”为隐居之典。李

  • 翁绶

    【介绍】:懿宗咸通六年(865)进士及第。工诗,尤擅七律。《唐才子传》卷八称其诗:“音韵虽响,风骨憔悴,真晚唐之移习也。”《全唐诗》仅存其诗8首、断句1联。

  • 陈汀

    【介绍】:唐代辞赋家。汀,误作河。字用济。生卒年、籍贯不详。孤贫而有才艺。大中十四年(860)进士及第。能文。有《陈汀赋》一卷、《五源文集》三卷,分别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宋史·艺文志七》,已佚。

  • 格律

    ①指诗、词、曲、赋等关于字数、句数、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十二》:“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②指格律诗。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

  • 斗花

    古代贵族妇女春天插戴鲜花以竞胜的习俗。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八五:“艾心芹叶初生小,只斗时新不斗花。”

  • 夫人法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载:晋王湛妻郝氏有令姿淑德,教子有方,为王门母仪,众皆效郝夫人之法。后因以“夫人法”为颂母仪之典。王维《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淑女诗长在,夫人法尚存。”

  • 张元理

    【介绍】:见张弘靖。

  • 北邙山

    山名。又称邙山。在河南洛阳北。其山中多汉魏王公贵族坟墓。沈佺期《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李山甫《遣怀》:“智者与愚者,尽归北邙山。”

  • 宿杭州虚白堂

    七言绝句。唐李郢作。虚白堂为唐时杭州(今属浙江)太守衙中闲堂。此诗作于懿宗咸通初,时李郢兄子为杭州太守,郢至,夜宿于虚白堂,有感而作。首起二句写虚白堂夜景,一为所见,一为所闻,意境凄清朦胧。寒蛩唧唧衬

  • 掷地篇

    即掷地文。羊士谔《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之二:“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参见“掷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