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敦煌曲校录

敦煌曲校录

总集校录。任二北校录。全书依据敦煌遗书七十多种唐人抄卷,校录出敦煌曲词五百四十五首。依次编为:第一普通杂曲,四十八调二百零五首,失调名二十二首;第二定格联章,四调十一套二百八十六首;第三大曲三十二首。书前列有《卷子编号一览表》,尽列某曲出自某卷,十分简明。书末附“后记”,论述定格联章与大曲的体式以及校订曲词的补说。由于本书校录主旨,不在保存敦煌唐人写卷的原貌,意在追求作者之原有辞句,往往有臆校、臆改之处。由于编者收入的曲词范围广泛,已扩及佛曲俚词,如《悉昙颂》、《散华乐》、《乐入山》、《十恩德》、《五更转》、《十二时》、《百岁篇》等均在校录之列,表现出比较注意敦煌曲子词的民间性通俗性的倾向,进一步拓展敦煌曲词的研究范围。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一九五五年出版。

猜你喜欢

  • 卢鉟

    【介绍】:宣宗、懿宗时人。曾任户部员外郎、左司员外郎、庐州刺史。官终散骑常侍。《全唐诗》存诗1首。

  • 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抒发了作者由眼前景象而触发的兴衰废替之感。首句写玄武湖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次句是想象中六朝一代代亡旗高举的没落景象,两句为第三句明言六朝皆为短命王朝作好了铺垫,末句用有力的反

  • 燕颔猿肱

    形容相貌威猛,身材魁伟。王宏《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

  • 刘洎

    【生卒】:?—645【介绍】:字思道,江陵(今属湖北)人。自隋入唐,曾官给事中、尚书右丞、侍中、太子左庶子、检校兵部尚书等。性峻直,后为褚遂良所诬被赐死。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

  • 芸省

    秘书省的别称。许浑《寄袁校书》:“劳歌极西望,芸省有知音。”

  • 访戴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后因以“访戴船”为访友或思念朋友之典。钱起《寄袁州李嘉祐员外》:“雁有归乡羽,人无访戴船。”亦作“访

  •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介绍】:杜甫《泊岳阳城下》颔联。二句写泊舟岳阳城下傍晚所见景色,风雪寒灯,情景凄清。“翻”字写风起浪涌气势飞动,“洒”字摹白雪纷飞散落孤舟情状如在目前。而诗人艰难飘泊之苦情已隐寓其中。

  • 李愿

    【生卒】:?—825【介绍】: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名将李晟之子、李愬之弟。以父功入仕,历夏绥银宥节度使、随州刺史,河中、晋、绛等节度使。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收诗2首。另有名李愿者二人,一

  • 枝梧

    ①支撑,支持。齐己《病起二首》之一:“撑拄筇犹重,枝梧力未任。”②抵触,对抗。杜甫《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

  • 咏康哉

    康哉,指《康哉之歌》。相传为舜所作,意谓君明臣贤,众事乃成。《书·益稷》:“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后因以“咏康哉”为歌颂太平之辞。张九龄《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还闻股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