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常娥

常娥

【介绍】:

李商隐作。常娥,即嫦娥。此诗抒写处于凄清孤寂环境中的抒情主人公的苦闷之情。前两句描写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透露了主人公被寂寞所煎熬的意绪;后两句是其遥望碧天孤月时产生的浮想,对嫦娥永恒的寂寞和悔偷灵药的心理的揣测,实际正是自己处境和心情的真实写照。诗中所表现的努力追求高洁却往往陷于孤独,力图摆脱尘俗又难以忍受寂寞的诗人独特的人生感受,具有典型性和概括性,引起了清高而孤独的文士们广泛的共鸣。

见“嫦娥”。

猜你喜欢

  • 马嵬二首

    【介绍】:李商隐作。在唐人诸多咏马嵬之变的诗作中,李商隐的这两首诗是颇引人注意的,特别是第二首,别开生面,每一联都采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出了唐玄宗、杨贵妃主观愿望与实际遭遇的悬差,以及马嵬所发生的悲剧

  • 王仙乔

    【生卒】:?—759【介绍】:唐代诗人。籍贯不详。玄宗时南岳九真观道士,初为行者,开元间入长安募施,以修九真观。玄宗召见,厚与金帛,令归南岳修观宇。后封为天师。肃宗乾元二年(759)卒。《全唐诗补编》

  • 主人翁

    西汉馆陶公主男宠董偃,被引入宫,受到武帝宠爱,称董偃“主人翁”。事见《汉书·东方朔传》。后用作咏后宫私宠的典故。李商隐《井泥四十韵》:“帝问主人翁,有自卖珠儿。”

  • 窗回旅梦城头角,柳结乡愁雨后蝉

    【介绍】:杜荀鹤《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诗句。诗写饱经动乱之后难以排遣的思乡情结:城头角声惊梦、蝉声扰乡愁,等等。语词错落,由一“愁”字贯注画面,使客观之景皆“著我之色彩”。

  • 唐诗三百首释注

    成元编著。成都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30万字。本书在参考大量注释本基础上,对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作了普及性的注解和说明。每位作者作品前有生平及诗风简介,诗后以“注释”项解决难懂字、词、句,

  • 李应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贞元十一年(795)进士及第。历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元和十一年(816)授湖州刺史。十五年(820),迁苏州刺史。次年罢任。《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

  • 小靥

    古代妇女颊上的装饰物。亦借指美女。李贺《许公子郑姬歌》:“自从小靥来东道,曲里长眉少见人。”

  • 未应

    ①不;不算。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②不曾。李白《关山月》:“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张子容

    【介绍】: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生卒年不详。排行八。早年隐于白鹤山。玄宗先天元年(712),进士及第。开元中,任晋陵尉,贬为乐城尉,后弃官归故里。安史乱时,尚在人世。与孟浩然友善,浩然漫

  • 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开月长满

    【介绍】:张籍《白头吟》诗句。弃妇绝望之语,意谓情人已变心而去不可再回转,如若回转,除非菖蒲开花,月儿常圆。“是决绝语,遣词绝工。”(毛先舒《诗辩坻》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