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崔颢

崔颢

【生卒】:704—754

【介绍】: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开元后期,曾以监察御史任职河东军幕。天宝初任太仆寺丞,迁司勋员外郎,世称“崔司勋”。十三载(754)卒。新、旧《唐书》有传。颢为盛唐著名诗人。殷璠曰:“颢少年为诗,属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可与鲍照、江淹并驱。”(《河岳英灵集》卷下)《全唐诗》编其诗为1卷,《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5首。

【生卒】:704?—754

【介绍】:

唐代诗人。汴州(治今河南开封)人。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及第。开元中尝游江南。开元后期,受杜希望爱重,引至门下,以监察御史任职河东军幕,得以“一窥塞垣”。天宝初,任太仆寺丞,后改为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卒。崔颢名重当时,芮挺章选其诗七首入《国秀集》。殷璠选其诗十一首入《河岳英灵集》,评曰:“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登黄鹤楼,作《黄鹤楼》诗,李白见而为之倾倒,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引《该闻录》)严羽《沧浪诗话》则以此诗为唐人七言律之首。著《崔颢诗》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其中一首互见);《全唐文》存文一篇(原载两篇,岑仲勉《跋唐摭言》考《荐齐秀才》一文为伪作)。万竞君有《崔颢诗注》。事迹见《国秀集》目录,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二一,《唐才子传校笺》卷一。傅璇琮有《崔颢考》,谭优学有《崔颢年表》。

猜你喜欢

  • 夏方庆

    【介绍】:贞元十年(794)进士。与陈羽有交往。《全唐诗》存诗1首。

  • 裴膺余

    【介绍】:见裴廷裕。

  • 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介绍】:郑谷《郑园》诗句。诗写诗人闲逸的郊园生活:春雨迷濛之中一人披蓑独钓;春雪之夜,与山僧对弈为乐。叙事见趣。

  • 燧人氏

    传说中的古帝王。钻木取火的发明者。杜甫《写怀二首》之二:“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

  • 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介绍】:杜甫《莫相疑行》诗句。末契,对人谦称自己的情谊。语出陆机《叹逝赋》:“托末契于后生,余将老而为客。”年少,指幕府同僚。二句谓自己晚年将微末的情谊托付给年轻同僚,他们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玩两

  • 爱棠

    《左传·襄公十四年》:“武子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爱其甘棠,况其子乎?”杜预注:“召公奭听讼,舍于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害其树。”后以“爱棠”为称颂地方官德政的典故。司空曙《和李员外与舍人咏玫瑰

  • 元白张王

    指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这四人过从甚密,声气相通,诗学观点一致,都是“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讽谕时事的新乐府诗的鼓吹者和创作者,语言通俗平易。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评云:“元、白、张籍

  • 炙毂子诗格

    唐王叡撰。一卷,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等本,而以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本最精审。王叡,或作睿,自号炙毂子。据张伯伟考,为宣宗至僖宗时人,书当成于宣宗大中十年(856)之后。此书

  • 平城下

    【介绍】:李贺作。李贺曾经入潞州,到过雁门、平城等边塞地带,对边塞生活有所体验,他曾看到当时的“守边之将,不恤其士卒之饥寒,其下苦之,代作此辞以刺”(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卷四)。士卒处境即使如此困苦

  • 送王永二首

    【介绍】:刘商作。诗题一作《合溪送王永归东郭》。王永,作者友人,两诗均写送别之感。第一首以美丽春景反写送别之苦,以水为喻表达别后相思之情。第二首仍以无限春光为烘托,极写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别后孤独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