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宫词

宫词

【介绍】:

①(全)长孙翱作。此诗写安史之乱平复后,玄宗回到京师,风景依旧,人事全非,宫前之水,呜咽不流,似乎也在悲叹世道的沧桑变化。该诗寓情于景,含蓄蕴藉,意味深长。②(全)朱庆馀作。一作《宫中词》。首二句写百花盛开时节,美人幽闭深宫。末二句“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可谓独具匠心,后宫美人满腹怨怅、欲说还休、谨小慎微的神情如在目前。首二句表明美人身体不得自由,后二句则更刻画出她们精神被幽闭、愁无可诉的痛苦。③(全)薛逢作。此为宫怨诗,写宫妃望幸的微妙心情。首联写望幸,“尽晓妆”,是说所有宫妃一早起来都在巧装打扮,希冀君王临幸。颔联写宫妃度日如年的孤寂凄冷生活。颈联通过宫妃的著意打扮,写其渴盼临幸的焦灼心情。末联用反衬手法,以普通宫人的接近皇帝,隐微曲折地透露出望幸宫妃的失望和绝望。通首只写“望君王”三字,而表现的却是望君王而不能近君王的孤寂悲苦的复杂心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宫妃们的悲剧命运。④(全)传为后蜀主孟昶花蕊夫人作。《宫词》现存157首,皆七绝,吟咏宫内实事,或记宫内游猎嬉戏,或写蜀都气象,或咏宫中建筑之宏伟,铺设之奢侈,皆能捕捉住事物特征,描绘细致,遣词清丽。如第三首“龙池九曲远相通”,写蜀宫池苑之春日盛景:九曲龙池,远近相通,两岸垂柳,风飘不已;画舫穿梭,碧波飞扬,此情此景,胜似江南。诗用白描手法,不加铺陈,不事渲染,信手拈来,将池宛春景表现得生机盎然。据考,《宫词》最后21首(即137~157首)为王建诗。另36首(即28~63首)可能为他人诗混入。

专写帝王宫廷日常生活及宫女幽怨的古代诗歌类别,多为七言绝句王昌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李益宫怨》等,都是此类作品,至王建始直接以“宫词”为题,并有诗作百首,宫词之名渐著,后仿作者颇多。

猜你喜欢

  • 比并

    比较,相比。韩愈《芍药歌》:“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比并。”

  •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介绍】:杜甫大历四年(769)秋在潭州所写。枉,客气语,屈尊卑贵之意。裴道州,裴虬,时任道州刺史。手札,手书,即书信。苏涣,杜甫友人,时亦在潭州。侍御,官名,侍御史的简称。裴将赴任时,杜甫写有《湘江

  • 陈象先

    【介绍】:见陈从道。

  • 贺知章

    【生卒】:659—744【介绍】: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以文词著名,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号称“吴中四士”。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后历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工部侍郎、

  • 登太白峰

    【介绍】:李白作。太白峰,秦岭最高峰,在今陕西武功县南九十里,山头常积雪。谚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此诗是李白西游邠岐时的登临之作。诗以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太白峰的高峻。“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 顿悟

    佛教谓忽然间直接悟入真理。王维《梦游春》:“结念心所期,返如禅顿悟。”

  • 苻厚之

    【介绍】:见苻载。

  • 曹著

    【介绍】:德宗贞元四年(788)进士。《全唐诗》存诗1首。

  •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介绍】:李商隐七律诗《流莺》末联。诗人借流莺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此二句点明“伤春”正意。“凤城”指长安,“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诗人以“不忍听”流莺的哀啼抒发自己抱负成空、年华虚度的“伤春”之情

  • 生全

    全身,保全生命。王建《送唐大夫罢节归山》:“年少平戎老学仙,表求骸骨乞生全。”韩愈《武关西逢配流吐藩》:“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