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国多狗

国多狗

古代常用“狗”来比喻阻挠帝王政术施行的人。《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而况大国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术之不行,有故,不杀其狗则酒酸。夫国亦有狗,且左右皆社鼠也。”后因以“国多狗”感叹国家奸臣当道。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之四:“泱泱泥污人,听听国多狗。”

猜你喜欢

  • 陈岳

    【介绍】:唐代散文家、史学家。岳,一作嶽。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应进士试,十举不第。中和三年(883)后,江西观察使(后升为镇南军节度使)钟传辟为从事。遭同僚谗言,退居南郭,读书自

  • 庐山草堂记

    唐白居易作。本文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春,作者时为江州司马。通过对庐山草堂的记叙,抒写贬官江州以后的抑郁不平感情。首段叙草堂地址、建堂时间和原因。次段记草堂的结构和陈设。三段细致描绘草堂周围四时美好

  • 黄绢词

    见“黄绢①”。

  • 王杨

    唐代王勃、杨炯的并称。二人均长于近体诗,均有“繁富”的特色。后人或并称之。见《诗薮外编》卷四。

  • 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

    【介绍】:高蟾《秋日北固晚望二首》其一末联。诗句移情于物:为什么江水惆怅,岁岁年年东流不尽?惆怅之重、之久于此可见。抒发了岁序如流的感伤情怀。

  • 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

    【介绍】:李世民《采芙蓉》诗句。从视觉、嗅觉角度分写乘船采芙蓉时的风雅之举和细腻感受。摹景真切,状物生动。

  • 当熊

    汉元帝刘奭与后妃观斗兽,熊忽逃出圈,嫔妃皆惊走,独冯婕妤趋前当熊而立,保护元帝。左右杀死熊,元帝嗟叹。见《汉书·冯昭仪传》。后用为歌颂后妃倾心奉上的典故。李显等《景龙四年正月五日联句》:“当熊让辇愧前

  • 梁鸿

    东汉著名高士,曾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埋名隐迹,与其妻共同隐居民间,互敬互爱。见《后汉书·梁鸿传》。后用为咏才人隐士之典。李白《和卢侍御通塘曲》:“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亦作“梁叟”。骆宾

  • 野马

    田野上蒸腾浮游的水气、云气。典出《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韩偓《安贫》:“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 不采

    即不睬。不理会。王梵志《寺内数个尼》:“但知一日乐,忘却百年饥。不采生缘瘦,唯愿当身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