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四声诗

四声诗

律诗体式之一。指律诗句脚除偶句押平韵外,其余各字或全用平声字,或全用仄声字,或平仄递用。如陆龟蒙《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诗共四首,全押平韵,第一首整首全用平声字,第二首平、上递用,第三首平、去递用,第四首平、入递用。也有偶句用平韵,奇句句脚分别用上、去、入三声者。如杜甫《李监宅》诗八句句脚为“去平入平上平入平”。如首句入韵,则三、五、七句句脚分别用上、去、入三仄声。如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之一八句句脚为“平平入平去平上平”。也有一句中递用四声者。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即每句中递用平、上、去、入四声。

猜你喜欢

  • 丁零

    古代西北和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名。汉时属匈奴。李端《雨雪曲》:“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

  • 江上琴兴

    【介绍】:常建作。这是一首描写音乐魅力的诗作。建才高命蹇,仕途失意,乃流连琴酒,寄情山水,于音乐造诣尤深。此诗通篇只写琴理,不形容琴声,以自身听琴之感受,并通过联想和移情作用反衬琴声之美妙。言于江上调

  • 披猖

    ①猖獗,猖狂。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纷纷百家起,诡怪相披猖。”②纷乱,散乱。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堆钱一百屋,破散何披猖。”唐彦谦《春深独行马上有作》:“日烈风高野草香,百花狼籍柳披猖。

  • 秦韬玉

    【介绍】:字中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或据其诗谓故里在湖南。父为左军军将,因得出入大宦官田令孜之门,为交结宦官的“芳林十哲”之一。黄巢攻陷长安后,随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

  • 猪都

    指豪猪。李商隐《异俗二首》之二:“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 远钟和暗杵,曙月照晴霜

    【介绍】:权德舆《江城夜泊寄所思》诗句。和,应和,呼应。杵,捣衣棒。出句以两种声响写客子彻夜不眠之愁,对句以皎洁的月景烘托游子凄凉心境。二句借早秋月夜景象,抒发怀念亲人急于思归的满怀心绪。

  • 大底

    同“大抵”。一般,大致。郎士元《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 孔绍安

    【生卒】:577—622【介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为虞世南外弟。《旧唐书》有传。隋末为监察御史。入唐,拜内史舍人,主修《梁史》,未成而卒。《全唐诗》存诗7首。

  • 想像

    ①缅怀;回忆。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李商隐《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②犹设想。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迹非想像到,心似精

  • 钱珝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瑞文。吴兴(治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钱起曾孙(一作起孙,误)。广明元年(880)进士及第(一作乾宁六年,误)。龙纪元年(889)官太常博士,以宦官着朝服侍上,与李绰等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