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唱和

唱和

作诗方式。亦称“唱酬”、“赓和”,作诗与他人酬答,谓之唱和。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稹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唱和。”写作唱和诗,古已有之,中唐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更多唱和之作,并裒为专集,如《元白唱和集》、《刘白唱和集》、《荆潭唱和集》(裴度杨凭)、《松陵集》(皮日休陆龟蒙)。唱和诗有两种形式:一、和诗不和韵,如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王维杜甫岑参皆有和作;二、和韵,即用原韵唱和(又有依韵次韵之别)。参“依韵”、“次韵”。

猜你喜欢

  • 峄阳孤桐

    峄山南坡生长的梧桐。古代认为是制琴的绝好材料。《书·禹贡》:“峄阳孤桐。”孔传:“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刘禹锡《平齐行二首》之一:“貂裘代马绕东岳,峄阳孤桐削为角。”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介绍】:白居易《新乐府·卖炭翁》诗句。可怜卖炭翁身上的衣服还很单薄,但是他担心(天气暖和了)炭价低了卖不出钱,所以还希望天气再冷一些。看似矛盾的心理其实也合情合理。诗人同情卖炭翁,所以能深刻刻画其复

  • 和三圣诗集

    合集。一作《天台三圣诗集》。唐释寒山、丰干、拾得原唱,元释楚石梵琦、明释石树通隐赓和。寒山诗集行世后,代有拟作与赓和。五代石晋时的善昭禅师,宋代王安石、苏轼及守钦、法灯、慈受等拟作素负盛名;元代楚石梵

  • 伊皋

    商代贤相伊尹与舜时贤臣皋陶的合称。比喻贤臣良相。李白《君子有所思行》:“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 论唐诗繁荣与清诗演变

    霍有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21.8万字。本书大致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唐代诗歌研究的论文,共12篇,从初唐到晚唐,有一定的系统性;而关于郑谷的3篇论文,颇有新见。第二部分是有

  • 中晚唐诗

    清刘云份辑。参见《八刘唐人诗》、《十三唐人诗》。

  • 张文昌

    【介绍】:见张籍。

  • 郑牛

    郑玄家的牛。古谣谚有云:“郑玄家牛触墙成八字。”形容郑玄学识渊博,家畜亦受其影响。白居易《双鹦鹉》:“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

  • 下手

    动手,着手。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五一:“碧瓦彤轩月殿开,九天花落瑞风来。玉皇欲著红龙衮,亲唤金妃下手裁。”

  •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介绍】: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句。关中,即今陕西中部地区。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渭水北岸今咸阳附近。四句极写空间之阔大与时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