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故事

唐诗故事

栗斯(本名王曙)编著。共四集,由地质出版社于1981年3月至1983年2月陆续出版。编著者选录与唐代历史、名胜古迹、遗闻趣事和风俗掌故等有关的唐诗,编成故事,通俗易懂。第一集包括长安城、大明宫兴庆宫唐玄宗杨贵妃、安史之乱五部分,共选录59位诗人的176首诗。第二集包括芙蓉园曲江、大小雁塔、昭陵茂陵、希冀长生和宦官专政等六部分,选录49位诗人的116首诗。第三集包括斗鸡舞马、唐代的花卉、优美的歌词、意境深远的唐词、唐代妇女、唐人爱情诗和宅第的兴废等七部分,选录84位诗人的148首诗。第四集包括山水、风光和名胜古迹等七部分,选录82位诗人的310首诗。本书内容广泛,可读性强。缺点是编录不够严谨,名为“唐诗故事”,但却收入一些宋金元明清甚至现代人的诗,而在前言和后记中均未说明。本书还于1985年和1989年两次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本。后作者又用数年的时间,将四集全部改写,章节全部重新编排,内容也大为增加,由南海出版公司于1992年6月出版,书名《唐诗故事集》,署名改为王曙。

猜你喜欢

  • 巴山

    大小巴山均在四川、重庆,小巴山是大巴山的支峰。唐诗中的“巴山”,有时是实指,有时则泛指四川、重庆境内的山。武元衡《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二月二十八日清明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天光临井络,春物

  • 元凯癖

    见“元凯传癖”。

  • 孤平

    近体诗格律上的一种禁忌。指在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中,除最末一字为韵脚押平韵外,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均不得由平变仄,如由平变仄,则诗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平声字,称犯孤平。近体诗中

  •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介绍】:李白作。见《游泰山六首》。

  • 尸禄

    见“尸素”。

  • 叶令

    (shè—)指东汉叶县令王乔。王乔有仙术,常乘履所化之凫上朝。后因以“叶令”为咏仙道之典。马友鹿《早春陪敕使麻先生祭岳》:“叶令乘凫入,浮丘驾鹤旋。”

  • 替坏

    废弃;败坏。白居易《新乐府·立部伎》:“始就乐悬操雅音,雅音替坏一至此。”

  • 澹交

    【介绍】:晚唐苏州昭隐寺僧。僖宗乾符六年(879)为昭隐寺僧藏广作真赞。《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诗1首。

  • 茯苓

    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可入药,有镇静、利尿等功效。《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故后常借以咏松树以及隐士或修道者。戴叔伦《赠鹤林上人》:“日日涧边寻茯苓,岩扉常掩凤山青。”刘商《酬道

  •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介绍】:韩翃《同题仙游观》诗颔联。山色,指终南山秋色。砧声,捣衣声。汉宫,指长安宫苑。二句写仙游观四周景色,远近结合,景象空阔,绘声绘色,宛然一幅秋晚画图,向为人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