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品汇

唐诗品汇

明高棅编。高棅(1350~1423),一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长乐(今属福建)人,永乐初以布衣征为翰林待诏,迁典籍,为“闽中十子”之一,著有《啸台集》等。《唐诗品汇》编成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九十卷。选唐诗620家,5769首。分体编排,计五古二十四卷,七古十三卷(附长短句),五绝八卷(附六言绝句),七绝十卷,五律十五卷,五排十一卷,七律九卷(附七排)。于各体内再按时代排列。每体又分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变、余响、旁流等九格,唐诗发展脉落,一目了然。高氏论诗秉承严羽之说,推重盛唐,并明确提出初、盛、中、晚的分期主张,对唐诗发展流变的认识大有裨益。此书无笺注,然多引前贤评语申说己意,卷首有《总叙》、《凡例》、《历代名公叙论》、《诗人爵里详节》诸项,每诗体之前又有《叙目》概述各种诗体的来龙去脉。高氏完成此书后,又增补《唐诗拾遗》十卷,补诗人61家、诗954首,附于书后,足成百卷之数。本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唐诗选本之一。在选择作品的广泛、编排体系的严整、阐述理论的精深诸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高氏以此书标举盛唐,对明代前后七子“诗必盛唐”的提倡起了先导作用,有明一代,备受重视。此书版本甚多,尤以明刻本为夥。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明汪宗尼校订本影印出版,末附作者和篇名索引,颇便检索。

猜你喜欢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介绍】:李白《古朗月行》诗句。四句写出儿童眼中的月亮,有天真之趣。瑶台镜,仙人之镜。瑶台,传说西王母居处,在昆仑山上。

  • 心头

    ①心;心间。白居易《晚从省归》:“终是不如山下去,心头眼底两无尘。”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八〇:“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②胸口。李复言《续玄怪录·麒麟客》:“取药既回,呼之不应,已七日矣,

  • 柯崇

    【生卒】:838—?【介绍】:唐代诗人。闽中(今福建福州)人。天复元年(901)与曹松等四人同年进士及第,年六十四,曹松等年在五十四至七十三,时称“五老榜”。授太子校书。《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唐

  • 急手

    急速;马上。王梵志《杌杌贪生业》:“急手求三宝,愿入涅槃期。”

  • 许令威

    【介绍】:见许远。

  • 铜驼悲

    【介绍】:李贺作。元和八年(813)春,贺辞去奉礼郎东归故里,途经洛阳铜驼街,见到街上久别的铜驼,似乎感到也在为他伤心落泪,故借铜驼以抒写自己心中的忧伤,“皆愤激痛心而出之者”(清陈本礼《协律钩玄自序

  •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介绍】:白居易《李白墓》诗句。这两句诗将“荒垄穷泉骨”和“惊天动地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李白遭际的同情和其伟大艺术成就的景仰。诗句对比鲜明、精警动人。

  • 拗律

    ①指含有拗句的格律诗。亦特指特地变更诗格用拗句写成的律诗。如朱东润《杜甫叙论》即认为拗律创自杜甫,并设专节讨论。②清人赵执信在分析古体诗格律时所用的术语。赵执信认为古体诗虽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讲求格律,

  • 李邕

    【生卒】:678—747【介绍】:字泰和,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善之子。长安初,李峤、张廷珪荐其词高行直,授左拾遗。宋璟劾奏张昌宗,邕于天后前抗言助之。少帝唐隆元年(710)召为左台殿中侍御史。

  • 颜氏之子

    指颜回。《易·系辞下》:“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亦比喻才德兼备者。杜甫《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