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代文学与宗教

唐代文学与宗教

道教是汉族自创的一种宗教。道教徒以李耳(著《道德经》)为教主。唐朝皇帝与教主攀亲,尊崇道教。佛教传入中国后,至唐达到了极度的繁荣,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佛教思想。在大乘、小乘各宗派中,禅宗是适合中国士大夫口味的佛教,压倒其他宗派。佛、道二教在唐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唐代文学(包括诗、文、小说)也受到佛、道二教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创作实践和文学思想两个方面。例如,在著名的大诗人中,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以“诗佛”名世。王维、李白的诗,是佛、道思想的“结晶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和尚、道士亦有能诗、文、讲唱者。

二十世纪后期,中国学术界对唐代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日益重视,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孙昌武、陈允吉、葛兆光等有专著问世。王维、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文学家评传中,也有涉及。单篇论文尤多。举例来说:总体方面,如对诗与禅的关系,古文运动与佛教的关系等,有所论述;作家方面,如对王维诗中的禅宗思想及其与南北宗禅僧的交游,佛教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影响,以辟佛著名的韩愈的“阳儒阴释”问题,白居易对儒、释、道的牵合,李贺的宇宙论和人生观渊源于《楞伽经》等,作了探索;作品方面,对韩愈《南山诗》与密宗“曼荼罗画”,柳宗元《黔之驴》与佛典,白居易《长恨歌》与变文许浑“千首湿”与禅宗“水”的理念等,进行考论。唐代这些作家未习梵宗音义之学,不可能直接接触天竺原书,译经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代译经,基本上由国家主持,成绩可观。译出佛典总数达三百七十二部二千一百五十九卷。当时印度大乘佛教的精华基本上已介绍过来。唐朝所编经录有德业、延兴二寺的《写经目录》,西明寺大藏经《入藏录》,《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目录》。其他带有经录性质的有《大唐内典录》、《古今译经图记》、《大周刊宣众经目录》、《续大唐内典录》、《续古今译经图记》、《开元释教录》、《开元释教录略出》、《贞元续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录》等。唐僧玄奘译经最多,译文最精。向来译经程序,起初是依梵文语法译成汉文,其次是改成汉语法,其三是笔人修整文句,中间增减,多失原意。玄奘精通汉、梵文,又深探佛学,译经出语成章,笔人随写,即可披玩。大抵译经事业,至玄奘已登上极峰。从梵文译成汉文的佛经中的语言、故事,为唐代文学作品所吸收运用。道教经集,自东汉以来,陆续问世。至唐开元中,玄宗命崇玄馆道士集古今道书,编成中国道教史上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

目前,随着《中华大藏经》和《道藏》两部巨著的出版发行,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今后唐代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必将获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猜你喜欢

  • 华清宫三首

    【介绍】:崔橹作。这三首七言绝句,怀古咏史之作。华清宫,在陕西临潼骊山,有温泉,原名汤泉宫,天宝六载(747)扩建改名华清宫,为唐玄宗离宫,玄宗和杨贵妃每年避寒于此。诗形容宫殿荒废寂寞之状,感叹明皇的

  • 唐诗合选详解

    清刘文蔚编撰。文蔚字伊重,又改豹君,号柟亭,又号石帆山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乾隆时优贡。此书共十二卷,收诗约四五百首,各体皆收,以诗体排列。五七言古诗皆以李、杜为多,五七言绝句以李白、王维、王昌龄

  • 苏小小

    南朝齐钱塘名妓。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之二十:“何处春深好,春深妓女家……杭州苏小小,人道最夭斜。”亦省作“苏小”。白居易《杭州春望》:“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 孙中隐

    【介绍】:见孙纬。

  •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末二句。作者用比喻的手法,盛赞晚唐诗人韩偓少年才俊,诗风清新老成,超越父辈。通过

  • 八部

    佛教分诸天鬼神及龙为八部。见《翻译名义集·八部》。刘禹锡《送深法师游南岳》:“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 别乘

    (—shèng)官名别称。即别驾。李嘉祐《送兖州杜别驾之任》:“停车邀别乘,促轸奏胡笳。”

  • 阎济美

    【生卒】:?—825【介绍】:唐代诗人。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排行二十。大历九年(774)进士及第。历仓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贞元二十年(804)由婺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元和二年(807)徙浙东观察

  • 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

    【介绍】:张籍《逢故人》诗句。诗句写别后重逢,有无数话语倾诉,而终之以捋须相看,别情无限,而沧桑之感亦寓其中。

  • 柳柳州集

    柳宗元著。清同治年间永康胡凤丹辑《唐四家诗集》本。胡氏以王(维)、韦(应物)、孟(浩然)与柳同辑,仍从汪立名的路子,实应看作是汪氏辑本的重辑扩展。此书将柳诗辑为四卷。收录柳氏雅诗歌曲及古今诗13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