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安排,准备。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之八:“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元稹《董逃行》:“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②希望;料想。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六五:“内人相续报花开,准拟君王
【介绍】:王绩《过酒家五首》其二诗句。语出《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反用之。表达了沉醉酒乡、消极遁世的老庄思想,流露了在隋末大动乱中全身远害的愤激之情。
彩衣。《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为讨二老欢心,常服斑衣为婴儿戏。后用为孝亲之典。钱起《送韦信爱子归觐》:“才子学诗趋露冕,棠花含笑待斑衣。”
三国时襄阳宜城人。为蜀汉名将,性行淑均,晓畅军事。事迹见《三国志·蜀志·向宠传》。司马扎《美刘太保》:“藏名向宠节,辞疾去公务。”
①明王寅选。凡六卷。该书分体选录杜诗共计662首,注文不多,虽系明代刊本,但传世极罕。②高剑华注。此书为曾国藩所选,高剑华点注,首载“杜甫述略”,次余俊贤写《杜甫评传》,全书选录杜甫五言古诗263首。
【介绍】:李贺作。元和九年(814)秋贺自故乡入潞州依附友人张彻,途经长平时,骑马到野外访古,这里是秦将白起大败赵军、坑降卒四十万之处,他在这古战场遗址上拾到一个残断的箭头,不禁浮想联翩而作此诗,表现
佛教谓使人解脱束缚的八种禅定。周利用《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塔向三天迥,禅收八解空。”
指徐偃王。相传为周穆王时徐国国君。偃王善施仁义,江淮诸侯各国归附。周穆王知之,令楚征伐徐国,偃王不忍连累百姓,逃至彭城武原东山下,百姓相随者以万数。事见《荀子·非相》。薛能《影灯夜二首》之一:“偃王灯
荀羡字令则,晋人。年二十八即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且屡有战功。事见《晋书·荀羡传》。后以“荀羡”为武将的美称。温庭筠《赠李将军》:“谁言荀羡爱功勋,年少登坛众所闻。”
【生卒】:898—972【介绍】:五代文学家。一作乔舜。字亚元。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弱冠游金陵,为李昪所重,补秘书正字。南唐建国后,累迁屯田员外郎。保大中,以驾部员外郎知制诰。历祠部郎中、中书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