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秦宓为蜀国长水校尉。东吴遣使张温来蜀,秦宓面对张温关于“天”的诸多问难,对答如流而巧妙有理。事见《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后因以“秦宓论天”称誉人有才智善言辩。李瀚《蒙求》:“黄琬对日,秦宓论
【介绍】:唐末僧人。嗣澧州夹山善会,为青原五世。因住洛阳韶山,称韶山和尚。死后谥无畏。《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心珠歌》1首。
【介绍】:王建作。五门,唐长安城大明宫南墙上的五道门,又名午门,故诗题一作《春日午门西望》。诗追忆玄宗时舞马、斗鸡等享乐活动,描写宫中茂绿凄凉的景物,讽刺了玄宗的荒淫误国,表达了昔盛今衰的哀伤之感。情
①即庐山。白居易《题浔阳楼》:“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②即四川江油市大匡山。亦名大康山。杜甫《不见》:“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诗歌。作者佚名。敦煌遗书存九种抄本:S2049、6208,P2748、3113、3174、3929、3960、4972,L2872。本篇虽以集名,实为一首七言长诗,共八十句。其写作时代,有人认为是“唐
汉语声调之一。在古代汉语四声中为第二声,属于仄声。参见“四声”。
即一发下燕城。李白《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亦作“一箭取辽城”。白居易《赠杨秘书巨源》:“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参见“燕将书”。
【介绍】:见牛僧孺。
【生卒】:?—916【介绍】:姓氏不详。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常以杖荷一布袋入市化物,时号长汀子布袋师。后梁末帝贞明三年(916)三月卒于明州岳林寺。《宋高僧传》谓昭宗天复中化去。后世佛寺中所供大肚
【生卒】:798—868【介绍】:新罗(在今韩国)汉州?岩人。俗姓朴。长庆年间入唐,嗣南泉普愿。会昌七年(847)回国。号双峰和尚,谥澈鉴禅师。《祖堂集》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