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靳辅

靳辅

【生卒】:1633——1692

字紫垣。汉军镶黄旗人。顺治中以官学生考授国史院编修,官至安徽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康熙十六年(1677)出任河道总督。时黄淮运河多决口泛滥,到任即上八疏,陈治理之策。施行筑堤束水,以水刷沙方针,堵决口;筑减水坝,开浚新河,保证漕运。并议在涸复田地上屯垦。后力持筑重堤之议,与于成龙浚海口主张相异,屡有争议。康熙二十七年被劾罢官。四年后复任,十一月卒。追赠太子太保,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谥文襄。


【生卒】:1633—1692

【介绍】: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紫垣。顺治九年,以官学生考授国史馆编修,改内阁中书。康熙间,历内阁学士、安徽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十六年,任河道总督,得幕僚陈潢协助,用束水攻沙之法,使决河回故道;又在宿迁、桃源、清河二县黄河北岸堤内开新河,称“中河”,缩短漕运路线。二十七年,被诬治河无功,罢官。其后事明,从康熙帝视察河情,受嘉奖。三十一年,再任河督。卒谥文襄。有《靳文襄公奏疏》、《治河方略》。


【生卒】:1633—1692

【介绍】: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紫垣。顺治九年,以官学生考授国史馆编修,改内阁中书。康熙间,历内阁学士、安徽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十六年,任河道总督,得幕僚陈潢协助,用束水攻沙之法,使决河回故道;又在宿迁、桃源、清河二县黄河北岸堤内开新河,称“中河”,缩短漕运路线。二十七年,被诬治河无功,罢官。其后事明,从康熙帝视察河情,受嘉奖。三十一年,再任河督。卒谥文襄。有《靳文襄公奏疏》、《治河方略》。


猜你喜欢

  • 完颜胡沙补

    三十五岁从军。随太祖伐辽,建攻辽良策,破宁江州。又战于达鲁古城,有战功,受御赐。后往招高永昌,为高永昌杀害,年五十九岁。【生卒】:?—1116【介绍】:金女真完颜部人。年三十五从军,破宁江州有功。后奉

  • 文瑞

    【生卒】:?—1862【介绍】:清满洲镶红旗人,乌苏氏,字叔安。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讲,五迁至左副都御史。咸丰帝即位求言,疏陈四事。兼署大理寺卿,擢刑部右侍郎。

  • 林广

    【生卒】:1035—1082【介绍】:宋莱州胶水人,字公远。少以材勇为捧日军卒,累擢勾管环庆路巡检司军马。西夏主李谅祚攻大顺城,被广射伤。屡与西夏战,以功为环庆路将,迁本路都监、副都总管。神宗元丰中,

  • 张虑

    字子宓,慈溪(今浙江宁波)人。庆元进士。历太学正、国子博士、国子监丞等。以秘书郎,编《宁宗会要》兼吴、益王府教授,迁著作佐郎。转对,建言边事当以守为策。迁秘书丞。以疾出知南康,剖决滞讼,众皆悦服。端平

  • 何思澄

    字元静,南朝梁,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少勤学,工于文辞,尝作《游庐山诗》,沈约自以为不及;为傅昭作《释奠诗》,辞文典丽。历为太学博士、廷尉正。天监十五年(516),选入华林殿撰《遍略》。迁为兼东宫

  • 张蕴

    字积之,开封(今属河南)人。从军为小校,隶刘昌祚部,攻灵州有功。历知绥德、怀宁、顺宁军等城。领兵取宥州,破西夏兵于大吴神流堆,再战,获马、械甚多。累迁皇城使、荣州刺史、成州团练使、通州防御使,除开德、

  • 王化泰

    字省庵。陕西蒲城人。与白奂彩、党湛等治冯从吾之学说,有名于时。性格严而直,当面斥责别人过错,欣然推崇别人长处。【介绍】:清陕西蒲城人,字省庵。笃志理学,与党湛、白奂彩诸人相切磋,为关中学者。年七十,执

  • 刘涣

    【介绍】:姓亦作鎦。元明间浙江山阴人,祖籍洛阳。通《毛诗》。元顺帝至正间,御史奥林荐为三茅书院山长,道艰不赴。老以诗酒自娱。

  • 崔瞻

    【生卒】:519—572【介绍】:名或作赡。北齐清河东武城人,字彦通。崔子。聪明强学,有诗名。高欢入朝,召为诸子宾友。高澄死,高洋(北齐文宣帝)秘不发丧,命瞻兼相府司马,使邺。北齐孝昭帝即位,除太子中

  • 郑綮

    【生卒】:?—899【介绍】:唐荥阳人,字蕴武。第进士。历监察御史、庐州刺史。召为右散骑常侍,往往条摘失政。昭宗时以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善以诗谣托讽,语多诙谐,时号“郑五歇后体”。以太子少保致仕。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