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阳城

阳城

【生卒】:736—805

【介绍】:

唐定州北平人,徙居陕州夏县,字亢宗。性好学,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院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房,经六年,无所不通。登进士第后,隐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李泌为宰相,荐为著作郎。德宗召为谏议大夫。时裴延龄、李齐运等以奸佞相次进用,诬谮宰相,毁诋大臣,陆贽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城乃伏阁上疏,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贬国子司业,出为道州刺史,有善政。


字亢宗,北平(今河北完县)人。隐居中条山。由李泌引荐,拜谏议大夫,曾力反德宗相裴延龄,出任道州刺史,又奏停贡奉“矮奴”。后因赋税不登,携家人逃逸。(,参见《新唐书》)


【生卒】:736—805

【介绍】:

唐定州北平人,徙居陕州夏县,字亢宗。性好学,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院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房,经六年,无所不通。登进士第后,隐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李泌为宰相,荐为著作郎。德宗召为谏议大夫。时裴延龄、李齐运等以奸佞相次进用,诬谮宰相,毁诋大臣,陆贽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城乃伏阁上疏,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贬国子司业,出为道州刺史,有善政。


字亢宗,北平(今河北完县)人。隐居中条山。由李泌引荐,拜谏议大夫,曾力反德宗相裴延龄,出任道州刺史,又奏停贡奉“矮奴”。后因赋税不登,携家人逃逸。(,参见《新唐书》)


【生卒】:736—805

【介绍】:

唐定州北平人,徙居陕州夏县,字亢宗。性好学,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院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房,经六年,无所不通。登进士第后,隐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李泌为宰相,荐为著作郎。德宗召为谏议大夫。时裴延龄、李齐运等以奸佞相次进用,诬谮宰相,毁诋大臣,陆贽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城乃伏阁上疏,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贬国子司业,出为道州刺史,有善政。


猜你喜欢

  • 商王太甲

    汤之孙,太丁子。立三年,暴虐,不遵守汤法制,被伊尹流放于桐宫,伊尹摄政当国。后悔过从善,被迎回执政,有治绩,称太宗。

  • 杨椿

    【生卒】:455—531【介绍】:北魏恒农华阴人,字延寿,本字仲考。杨播弟。自中散累迁冠军将军、济州刺史。坐事降为宁朔将军、梁州刺史。先后镇压氐、羌起事,入官太仆卿。孝庄帝永安初,进位太保、侍中。尔朱

  • 方宁妻官胜娘

    建宁(今福建建宁)人。其夫在耕田,她去送饭,只见一虎正攫其夫,她甩掉饭篮奋梃连击虎。虎走后,她负夫至中途而死。

  • 杨慎

    【生卒】:1488—1559【介绍】:明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翰林修撰。嘉靖初,充经筵讲官,召为翰林学士。大礼议起,上疏力谏,并与王元正等率群僚伏哭,遭廷杖,死而复苏,

  • 臧丙

    字梦寿,一字仲回,旧名愚。大名(今属河北)人。弱冠好学。太平兴国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大宁监,兼课盐税。原先官给盐民钱市薪,吏从中牟利,岁课多欠,以此坐牢者近百人。丙召盐民当面付钱,盐民买薪堆积如山,

  • 王吴

    【介绍】:东汉人。明帝时为将作谒者。与王景共治河。永平十二年,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无复溃漏。明年渠成。吴增秩一等。

  • 胡僧洗

    【生卒】:?—537【介绍】:北魏末安定临泾人,字湛辉。胡国珍侄。封爱德县公,位中书监、侍中。后改封濮阳郡公。自孝庄帝即位后废弃,不预朝政。

  • 吴广

    【生卒】:?—1601【介绍】:明广东翁源人。以武生从军,累著战功,历福建南路参将。万历二十五年以副总兵从刘綎赴朝鲜御日本,俘斩甚众。甫班师,李化龙征播州,以广为总兵官。与诸军逼海龙囤,从囤后登,遂平

  • 梅福

    字子真,西汉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任南昌尉。成帝时,委政于大将军王凤,凤专权拒谏,杀京兆尹王章,群下莫敢言。他数次上书成帝,为章辩冤,并指出外戚专权,将为国患。

  • 孟章明

    【生卒】:?——1644字纲宜,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人。兆详长子。崇祯末进士。李自成入京师,自缢死,赠河南道御史。谥节愍。清赐贞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