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伯达
字仲显,冀州(今河北冀县)人。性笃厚,有远见,博学善诗。正隆中,中进士,为诸城主簿,渐迁大理司直。大定二十五年(1185),授秘书郎兼太子司经。历同知西京路转运使事、礼部员外郎、尚书刑部郎中。上言陈使民务本业、广储蓄之道,请求罢畿内采猎之禁。后迁刑部侍郎、太常卿。
【介绍】:
金冀州人,字仲显。博学能诗。海陵王正隆五年进士。调诸城主簿。世宗末年,被选为皇太孙(章宗)侍读。章宗时累官安武军节度使。使宋回,欲献所得金银,未及上而卒。妻傅氏言之,帝不受,乃用以置学田。
字仲显,冀州(今河北冀县)人。性笃厚,有远见,博学善诗。正隆中,中进士,为诸城主簿,渐迁大理司直。大定二十五年(1185),授秘书郎兼太子司经。历同知西京路转运使事、礼部员外郎、尚书刑部郎中。上言陈使民务本业、广储蓄之道,请求罢畿内采猎之禁。后迁刑部侍郎、太常卿。
【介绍】:
金冀州人,字仲显。博学能诗。海陵王正隆五年进士。调诸城主簿。世宗末年,被选为皇太孙(章宗)侍读。章宗时累官安武军节度使。使宋回,欲献所得金银,未及上而卒。妻傅氏言之,帝不受,乃用以置学田。
【介绍】:宋人,佚名。宁宗时居杭州候潮门内。以能听声而知吉凶贵贱,故以称其名。传兼能嗅衣物而知人事,所言多验。
【介绍】:战国时人。赵国公子。赵惠文王时,秦攻破赵离石、蔺、祁,赵以邵质于秦,并请以焦、黎、牛狐之城易离石、蔺、祁,赵旋即背约,秦昭王大怒,派兵伐赵,大败而归。
【生卒】:388—450【介绍】:南朝宋颍川鄢陵人,字仲文。庾登之弟。初为秘书、太子舍人,出补钱唐令。治民有绩。仆射殷景仁称疾不朝历年,文帝常令炳之衔命去来。及文帝与景仁定计杀刘湛,出彭城王刘义康,炳
【生卒】:?—618【介绍】:隋扶风雍人。幼孤,以屠自给。文帝开皇中为侍官,迁大都督。炀帝即位,讨辽左,迁武贲郎将。从幸江都,领左右备身骁果万人。时隋末大乱,乃率骁果叛,杀炀帝,推宇文化及为丞相。化及
【生卒】:?——1859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行伍出身,先后从扬威将军奕经、大学士赛尚阿、都统胜保军中,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捻军于直隶、河南、安徽。赐号“洽希巴图鲁”,官历大名镇总兵至直隶提督。咸丰
【介绍】:见齐和帝。
磁州(今河北邯郸)人。初仕后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从赵德钧援张敬达,兵败,入契丹。太宗以为翰林学士。会同初,升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从太宗伐晋,入汴,萧翰、麻答等肆意杀掠,砺奏:“大辽始得中国,宜
【生卒】:1437——1506字廷祥,南昌(今属江西)人。天顺四年(1460)进士。授编修。宪宗时,历官经筵讲官、南京太常卿兼学士、詹府主事。疏陈勤讲学、公听政、广用贤三事,参与修《宪宗实录》。担任副
【生卒】:177-238字休穆,吴郡吴(今属江苏)人。初为孙权府吏,后历任余姚长、荡寇校尉、裨将军。黄武元年(222)濡须之役,曾以少击众,大败魏军。官至前将军。【生卒】:177—238【介绍】:三国
【生卒】:835—923【介绍】:五代时僧。抚州南城人。俗姓郭。十四岁出家于吉州满田寺。后至嵩山受戒。历参翠微无学、德山宣鉴,终嗣洞山良价。受楚马殷之请,住潭州龙牙山妙济院,世称龙牙和尚。后梁末帝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