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薛道衡

薛道衡

【生卒】:540-609

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历仕北齐、北周,以善诗赋闻名。隋文帝时,迁至吏部侍郎。得罪配岭南,晋王广示意其途经扬州,将予庇护,道衡不从。文帝重其文名,复用为内史侍郎,进位上开府。与高颎、杨紊友善,帝出其为检校襄州总管。炀帝即位,招道衡。衡至,上《高祖文皇帝颂》,帝以为讥己。用为司隶大夫,将陷以罪。道衡不悟,又赞高颎。炀帝遂令人将其缢死。道衡文章诗赋名重天下。时人痛其冤死。(,参见《北史》)


【生卒】:540—609

【介绍】:

隋河东汾阴人,字玄卿。薛孝通子。善诗文,文章才华名重当时。北齐时参与修定《五礼》,待诏文林馆,与卢思道齐名。入隋,除内史舍人。文帝开皇八年伐陈,与高颎论军事成败、筹略,为高颎所称。炀帝即位,上《高祖文皇帝颂》,帝以为致美先朝则有鱼藻之义,忌恨之。迁司隶大夫,寻令自尽。道衡未能引诀,乃缢杀之。有集已佚,后人辑存《薛司隶集》一卷。


【生卒】:540—609

【介绍】:

隋河东汾阴人,字玄卿。薛孝通子。善诗文,文章才华名重当时。北齐时参与修定《五礼》,待诏文林馆,与卢思道齐名。入隋,除内史舍人。文帝开皇八年伐陈,与高颎论军事成败、筹略,为高颎所称。炀帝即位,上《高祖文皇帝颂》,帝以为致美先朝则有鱼藻之义,忌恨之。迁司隶大夫,寻令自尽。道衡未能引诀,乃缢杀之。有集已佚,后人辑存《薛司隶集》一卷。


猜你喜欢

  • 韩侂胄

    【生卒】:1151——1207字节夫,魏国公韩琦曾孙。初以父任得官。孝宗死,与赵汝愚策立宁宗有功,擢宜州观察使兼枢密都承旨,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平原郡王,拜平章军国事,权位居左右丞相之上,势焰熏灼,谄谀

  • 鞠詠

    【生卒】:?——1031字詠之,开封(今属河、南)人。举进士,知钱塘县。仁宗即位,以太常博士召为监察御史。与宰相王钦若不协,出通判信州。又坐审陈绛狱失实,徙邵州。钦若卒,入为殿中侍御史,迁三司盐铁副使

  • 庄周

    【介绍】:见庄子。

  • 李贽

    【生卒】:1527——1602字卓吾。晋江(今属福建)人。有才,善辩。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其游。任姚安知府,一日自去其发,冠服坐堂上,上官勒令解任。居黄安,日引士人讲学,杂以归女,专崇释氏,卑视孔、孟。

  • 茅容

    字季伟,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曾避雨树下,危坐而恭,名士郭太见而称奇,劝其自学,因而成名。【介绍】:东汉陈留人,字季伟。年四十余,耕于野,与同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容独危坐愈恭。郭泰见而异之,因留寓

  • 王基洪

    【介绍】:明山西襄垣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出按陕西,抗疏列税监罪状,有旨撤回。按浙江,值水旱,民饥,疏请易折色并请得赈银救济灾民。出为应天督学,以言事与同官忤,引疾归。

  • 项守礼

    【介绍】:明浙江奉化人,字伯进。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南京刑部员外郎、郎中,善决疑案。出为济南知府,亦有治绩。官至山西按察副使。

  • 张芾

    【生卒】:?——1862字小蒲。陕西泾阳人。道光进士。历官至内阁学士,工部、刑部侍郎。道光中,先后督江苏、江西学政,供职南书房。咸丰二年(1852)出任江西巡抚,与太平军战于瑞昌、南昌。后被革职,侨居

  • 郑严祖

    道昭子。轻薄无行,事权贵,贪名利。东魏初,位至骠骑将军、鸿胪卿。卒。(参见《北史》)【介绍】:东魏荥阳开封人。郑道昭子。历通直郎、通直常侍。轻躁薄行,不修士业。孝静帝初,累为北豫州刺史,罢还,除鸿胪卿

  • 裴满忽睹

    忽挞子。天眷间,权猛安。皇统元年(1141),为行军猛安。历横海、崇义军节度使、燕京留守。任上以后戚贪赃枉法,乱授官职,获取钱财,当时称为“闲郎君”。后来。被弹劾罢官。天德三年(1151),复为郑州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