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恽

王恽

【生卒】:1227—1304

【介绍】: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生卒】:?——1304

字仲谋,卫州汲县(今河南汲县)人。好学善属文,与王博文王旭齐名。中统元年(1260)先为姚枢所征,旋即选到京师,为中书省详定官。至元五年(1268)为监察御史,论列共一百五十余章。后在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任提刑按察副使。二十九年任翰林学士。成宗时,献《守成事鉴》十五篇,又参与纂修《世祖实录》。卒。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著作有《相鉴》五十卷,《汲郡志》十五卷,《承华事略》、《中堂事记》、《乌台笔补》、《玉堂嘉话》,并杂著诗文,合为一百卷。


【生卒】:1227—1304

【介绍】: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生卒】:?——1304

字仲谋,卫州汲县(今河南汲县)人。好学善属文,与王博文王旭齐名。中统元年(1260)先为姚枢所征,旋即选到京师,为中书省详定官。至元五年(1268)为监察御史,论列共一百五十余章。后在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任提刑按察副使。二十九年任翰林学士。成宗时,献《守成事鉴》十五篇,又参与纂修《世祖实录》。卒。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著作有《相鉴》五十卷,《汲郡志》十五卷,《承华事略》、《中堂事记》、《乌台笔补》、《玉堂嘉话》,并杂著诗文,合为一百卷。


【生卒】:1227—1304

【介绍】: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猜你喜欢

  • 程若筠

    【介绍】:宋道士。徽宗政和、宣和间居太乙宫。画古木老棘,极峭劲。兼善花竹翎毛,清雅工致。

  • 李喜住

    【介绍】:金人。哀宗天兴间,以振武都尉,率兵三千援亳州王进。时蒙古兵围亳者众至十万,援军人少不敌,喜住与三人间道入城,为进指挥守城。蒙古兵攻八日不能下,兵退。迁集庆军节度使。金亡投宋。

  • 孙后

    【生卒】:?—1462【介绍】:明山东邹平人。孙忠女。宣宗即位,封贵妃,有宠,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胡后废,册为皇后。英宗立,尊为皇太后。景帝即位,尊为上聖皇太后。天顺中崩,谥孝恭。

  • 秦德公

    【生卒】:前709—前676【介绍】:春秋时秦国国君。秦武公弟。自平阳迁都于雍,国土益广大,后代子孙得东饮马于龙门之黄河。在位二年。谥德。

  • 脱察剌

    塔不已儿之子。父死后袭职。1259年率兵渡长江,攻破十字寨,又与敌兵在洋隘口交战,强夺敌舰一艘,左脚中箭,勇气愈倍。【介绍】:蒙古人,束吕氏。塔不巳儿子。袭父职为征行万户。蒙哥汗时,率兵渡江,破十字寨

  • 郑圭

    【介绍】:明浙江钱塘人,字孔肩。万历时,著有《易臆》。

  • 李公麟

    【生卒】:1049—1106【介绍】:宋舒州人,或作舒城人,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

  • 沈行

    【介绍】:明浙江钱塘人,字履德。成化间,与陈言皆以工集句闻名,有梅花、雪诗、宫词各百首。但词多丛杂,不若陈言之浑成。有《珠编贝集》。

  • 韩铎

    崔立党羽。天兴二年(1233),与崔立发动叛乱,授都元帅兼知开封府事,以汴京降元。

  • 任克溥

    【生卒】:?——1703字海眉。山东聊城人。顺治进士。历官都给事中,左右通政、刑部侍郎。顺治间上疏论抗粮三弊,曰宦户、儒户、衙蠹,请从严革治。康熙初年,疏陈民间疾苦,举加派、火耗诸大端。所奏诸疏深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