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好文

李好文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字惟中,大名东明(今属山东)人。至治元年(1321)进士第,为大名路濬州判官。泰定四年(1327)升太常博士。编纂《太常集礼》五十卷。任监察御史,上言时弊不如至元者十余事。后以翰林学士兼谕德编《端本堂经训要义》。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总共一百零六篇。又取古史,自三皇迄金、宋的治乱兴废,编成《大宝录》。又取前代帝王是非善恶之事,编《大宝龟鉴》。升翰林学士承旨。后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猜你喜欢

  • 孙一元

    【生卒】:1484—1520【介绍】:明人,籍贯不详,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陸崐、龙霓、吴珫结社倡和

  • 杜炤

    【生卒】:?—1105【介绍】:宋开封人,字自明。杜杞子。以父任累官秘书省校书郎,转朝奉郎。少与王安石子王雱友善,及安石变法,为《三经新义》,士子翕然归从,遂不与雱接。好学能文,尤长于诗。

  • 吕祖俭

    【生卒】:?——1196字子约,吕祖谦弟。祖籍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徒居金华。宁宗即位,为太府丞,上奏言事,规谏宁宗勿要罢右相赵汝愚,朱熹、彭龟年不可斥去。忤韩侂胄,遂贬韶州安置,改送吉州,在谪所读书

  • 李齐

    字公平,广平(今属河北)人。工辞章。元统元年(1333)进士第一。为河南淮西廉访司事、高邮府知事。至正十三年(1353)张士诚农民起义军攻破泰州、高邮,他被杀。【生卒】:?—1353【介绍】:元广平人

  • 徐谊

    【生卒】:1144—1208【介绍】:宋温州人,字子宜,一字宏父。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宁宗时累官至检正中书门下诸房公事兼权刑部侍郎,进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赵汝愚雅重之,多所咨访。因与韩侂胄不合,谪惠州

  • 舒頔

    【生卒】:1304—1377【介绍】:元明间徽州绩溪人,字道原,号贞素。幼有志操,嗜学好义。淹贯诸史,长于诗文,尤善篆隶。顺帝至元中辟为池阳教谕。调京口丹徒校官,升台州路学正。入明,屡召不出。晚年结庐

  • 李公彦

    【介绍】:宋抚州临川人,字元德,一作成德,或作成科。哲宗元符三年进士。知分宁县。徽宗宣和三年复中博学宏词科。累官宗正卿。素为吕颐浩、朱胜非所知。历两浙发运使,官至工部侍郎。有《潜堂诗话》及文集。

  • 张悫

    字诚伯,河间乐寿(今河北献县)人。元祐进士。累迁龙图阁学士、计度都转运使。靖康元年(1126),康王为兵马大元帅,建议即以元帅府印给盐钞,旋得缗钱五十万以佐军用。高宗即位,授户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措

  • 张位

    字明成,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进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以救吴中行、赵用贤违张居正意,贬为徐州同知。居正死,历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少保、吏部尚书。赵志皋为首辅,体衰年老,位精悍勇于任事,

  • 荀息

    【生卒】:?—前651晋国大夫。前658年,晋献公欲攻灭虢、虞,命他以屈产名马求虞君借道伐虢,取下阳。过两年,又借虞道灭虢,并返而灭虞。献公将死,嘱他立骊姬子奚齐嗣位,并任以为相,主持国政。献公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