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文震孟

文震孟

【生卒】:1574——1636

字文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天启二年(1622),殿试第一名,授修撰。时魏忠贤渐用事,数斥逐大臣。震孟愤,上《勤政讲学疏》。忠贤摘书中“傀儡登场”语,激帝怒,廷杖八十,不赴调而归,复斥为民。崇祯初,充日讲官,最严正。时称“真讲官”。得罪权臣,欲逃去。出封益王府,便道归,不复出仕。以钱士升言,进讲《春秋》,称帝意。特升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政。与温体仁有矛盾,遂落职闲住。卒,赠礼部尚书。福王时,追谥文肃。


【生卒】:1574—1636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文起,号湛持。文彭孙。曾十赴会试,天启二年殿试第一。授修撰。时魏忠贤已用事,震孟愤而上《勤政讲学疏》。魏忠贤摘疏中语,谓比帝为偶人,调外,辞官归。六年,又因事株连,斥为民。崇祯元年召置讲筵,因连劾忠贤遗党王永光,忤权臣,乃乘出封益府之机,归家不出。五年复出,累进少詹事。八年擢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不肯循例投剌司礼监,又与温体仁不协,被劾落职。归卒。有《姑苏名贤小记》、《定蜀记》。


【生卒】:1574—1636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文起,号湛持。文彭孙。曾十赴会试,天启二年殿试第一。授修撰。时魏忠贤已用事,震孟愤而上《勤政讲学疏》。魏忠贤摘疏中语,谓比帝为偶人,调外,辞官归。六年,又因事株连,斥为民。崇祯元年召置讲筵,因连劾忠贤遗党王永光,忤权臣,乃乘出封益府之机,归家不出。五年复出,累进少詹事。八年擢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不肯循例投剌司礼监,又与温体仁不协,被劾落职。归卒。有《姑苏名贤小记》、《定蜀记》。


【生卒】:1574—1636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文起,号湛持。文彭孙。曾十赴会试,天启二年殿试第一。授修撰。时魏忠贤已用事,震孟愤而上《勤政讲学疏》。魏忠贤摘疏中语,谓比帝为偶人,调外,辞官归。六年,又因事株连,斥为民。崇祯元年召置讲筵,因连劾忠贤遗党王永光,忤权臣,乃乘出封益府之机,归家不出。五年复出,累进少詹事。八年擢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不肯循例投剌司礼监,又与温体仁不协,被劾落职。归卒。有《姑苏名贤小记》、《定蜀记》。


猜你喜欢

  • 魏驹

    【介绍】:即魏桓子。战国时魏国人。魏曼多子。智伯瑶胁魏索地。桓子从任章谋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悦而骄,更向赵索地。桓子即与韩虎、赵无恤共灭智氏,三分其地。

  • 蒋玑

    【介绍】:明广西平乐人,字大器。弘治间举人。正德间,官福建连城知县。以镇压邻县民刘隆起事,被执死。

  • 胡承珙

    【生卒】:1776——1832字墨庄。安徽泾县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御史、给事中至福建分巡延建邵道、署台湾兵备道。屡上疏论时政,多见施行。研究经学,尤专心于《毛诗传》。著有《毛诗后笺》三十卷,

  • 郑戬

    【生卒】:992—1053【介绍】:宋苏州吴县人,字天休。仁宗天圣三年进士。累官知审刑院,迁起居舍人、权知开封府。为政有能绩,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改枢密副使,为宰相吕夷简所忌,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 王仪

    字朱表。王修子。曾被司马昭任为司马,后被杀。

  • 元礼臣

    【介绍】:唐河南人。太宗贞观中,为燕然副都护。二十二年,回纥酋帅、瀚海都督吐迷度为其侄乌纥所杀,乌纥欲归车鼻。礼臣遣人绐之,谓将奏为都督代吐迷度,遂擒而斩之。后官汾州刺史。

  • 包慎言

    【介绍】:清安徽泾县人,字孟开。嘉、道间人。举人。治汉学。有《公羊历谱》。

  • 蒋凤藻

    【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香生。曾任福建福宁知府。在闽期间结交周星诒,传其目录之学。好读书,嗜书成癖。星诒遭难遣戍时,得其所藏精本,有旧钞本《北堂书钞》。乃筑“书钞阁”以贮之。另辑有《铁华馆丛书》。

  • 王猛

    【介绍】:见犁弥。

  • 萧华

    【介绍】:唐人,祖籍南兰陵。萧嵩子。玄宗天宝末为兵部侍郎。安禄山乱,陷于叛军,伪署魏州刺史。郭子仪攻安庆绪于相州,华欲以魏为应,事泄被执。崔光远收魏州,破械出华。朝廷正授华为魏州刺史。后归京,仍以任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