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珍
【生卒】:1888—1912
【介绍】:
清末四川金堂人,字席儒。早年入成都武备学堂炮科学习。后赴日本考察,结识革命派人士。回国后在四川新军第六十六标任一营左队哨长。后调云南,再调奉天、天津,任天津兵站部司令副官。武昌起义后,与吴禄贞、张绍曾谋在北方响应,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1912年1月26日,在北京炸毙宗社党首领良弼,己亦牺牲。
【生卒】:1888—1912
【介绍】:
清末四川金堂人,字席儒。早年入成都武备学堂炮科学习。后赴日本考察,结识革命派人士。回国后在四川新军第六十六标任一营左队哨长。后调云南,再调奉天、天津,任天津兵站部司令副官。武昌起义后,与吴禄贞、张绍曾谋在北方响应,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1912年1月26日,在北京炸毙宗社党首领良弼,己亦牺牲。
【介绍】:元东平人。将仕郎。顺帝至正十八年为金坛县尹。二十二年为镇江路录事司录事。
【生卒】:558-618字务本,高阳(郡治今属河北)人。祖、父仕南朝。善心仕陈为聘隋使。被扣长安。陈亡,仕隋。为秘书丞时仿梁阮孝绪《七录》体,撰成《七林》,图籍书名下各述其意旨。炀帝时,补足父亨未成之
【生卒】:919——968字敦美,河南偃师(今属河南)人。父协为后唐门下侍郎、平章事,以荫补官,历开封主簿、邓州录事参军。继历仕后汉、后周。入宋,判国子监。总领重修国学及武成王庙。建隆中,太祖每至国学
【介绍】:明湖广黄冈人,字朝锡。太祖下武昌,以詹同荐为国子助教,与同并教胄子。经术比同为优。洪武六年,自兵部尚书改吏部。与同迭主部事。逾年,乞归。
【生卒】:925——988字象先,原名守素,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初事太宗于晋邸。及即位,补右班殿直。历西头供奉宫,翰林学士等。太平兴国七年(982),与柴禹锡等告秦王廷美阴谋事,擢东上閤门使兼枢密
【生卒】:1746——1803字铁生,号蒙泉。原籍安徽歙县,后居浙江钱塘(今杭州),遂入籍。自负不得志,寄托于诗画。山水画取法于娄东派,竹石花木则得元人意旨。游历日本,有名海外。曾被征孝廉方正。辞不就
蜀(今四川成都)人。好古学,舍峨眉山,通后苍、大小戴礼,举贤良方正,擢太常博士,终司门员外郎。【介绍】:唐蜀人,居峨眉山。举贤良方正,擢太常博士。通《后苍》、大小戴《礼》。典黔中选补,终司门员外郎。及
【生卒】:1606—1677【介绍】:明末清初江南华亭人,字玠右。明岁贡生。隐居不仕,与弟烈居上海新场镇,不入城市三十余年。有《鎌山堂集》。
【生卒】:?—前91名翁须,西汉涿郡广望(治今河北博野西北)人。武帝太始中为史皇孙妻。征和二年(前91)生宣帝,数月后,卫太子、史皇孙因巫蛊之祸遇害,她与其他家人均被杀,独宜帝在襁褓中得全。宜帝从民间
【介绍】:北魏略阳人,氐族。因事为阉人,为冯太后所宠,自御厩令,累迁吏部尚书,领中部给事中,赐爵略阳公,加侍中、知都曹事。后坐赃应死,孝文帝原之,削职禁锢在家,授悖义将军、佞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