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崔光

崔光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猜你喜欢

  • 阴铿

    【介绍】:南朝陈武威姑臧人,字子坚。阴子春子。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为湘东王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曾在陈文帝宴中作《安乐宫赋》,援笔便就,深

  • 赵惟暕

    【介绍】:唐人。举进士,为滁州全椒尉。精通音律,为待诏。有《琴书》三卷。

  • 钱沣

    【生卒】:1740—1795【介绍】:清云南昆明人,字东注,又字约甫,号南园。乾隆三十六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曾疏言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军机处之任。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

  • 王行瑜

    【生卒】:?-895邠州(今陕西彬县)人。少事朱玫为偏将。光启时杀玫,授邠州节度使。后逼朝廷加尚书令,又企图劫驾,大败,逃亡庆州时为部下所杀。(,参见《新唐书》224下/6405)【生卒】:?—895

  • 王永

    【介绍】:十六国时前秦北海剧人,王猛子。苻坚以为扶风太守,迁幽州刺史。坚死,拥苻丕即帝位。累拜左丞相。后为慕容永所败,战死。

  • 蒋德璟

    【生卒】:?—1646【介绍】:明福建晋江人,字申葆,一字若柳,号八公。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崇祯时,累擢为礼部右侍郎。杨嗣昌死后,德璟请追正其罪,不从。十五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

  • 黄谔

    【介绍】:明绍兴府馀姚人,字廷直。工画山水。

  • 谢泌妻侯氏

    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家贫寒,事姑以孝道。盗起,焚舍抢掠,远近逃避。姑病重不能行走,侯氏号泣于姑侧。盗至,侯氏宁死不从,受伤倒沟中,盗去,渐苏醒过来。后夫与姑俱亡,子幼,其父母劝其改嫁,侯氏宁可贫

  • 徐述夔

    【生卒】:1703—1763后【介绍】:清江苏东台人,原名赓雅,字孝文,号笔炼阁主人,五色石主人。乾隆三年举人。乾隆四十三年,述夔故后十余年,其孙徐食田先已呈缴其著作,县人蔡嘉树与之讼产,复告发之,高

  • 汪日沐

    【介绍】:明末清初徽州府歙县人,字扶光。崇祯六年举人。明亡,逃入闽。后入吴为僧,名弘济,号益然。晚年由故人迎归黄山。自知将死,道经扬州,题诗留别。有《易解》、《庄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