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
【生卒】:前200—前121
【介绍】:
西汉菑川薛人,字季,一字次卿。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始学《春秋公羊传》。武帝初,以贤良征为博士,使匈奴失旨,免归。元光五年,复以贤良对策擢第一,拜博士。后为内史数年,迁御史大夫。弘不肯面折廷争,议事常顺武帝之意,熟习文法吏治,缘饰以儒术,为武帝所信任。元朔五年,擢为丞相,封平津侯。汉代布衣官至丞相封爵,自弘始。自奉俭约,家无余财。性外宽内忌,与有隙者,阳为善而阴报以祸。年八十,终丞相位。
【生卒】:前200—前121
【介绍】:
西汉菑川薛人,字季,一字次卿。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始学《春秋公羊传》。武帝初,以贤良征为博士,使匈奴失旨,免归。元光五年,复以贤良对策擢第一,拜博士。后为内史数年,迁御史大夫。弘不肯面折廷争,议事常顺武帝之意,熟习文法吏治,缘饰以儒术,为武帝所信任。元朔五年,擢为丞相,封平津侯。汉代布衣官至丞相封爵,自弘始。自奉俭约,家无余财。性外宽内忌,与有隙者,阳为善而阴报以祸。年八十,终丞相位。
【介绍】:明浙江德清人,本名彪,字仲弢。有《麟传统宗》。
南朝梁人,字季英,绩第六子。封安乐县侯。博览多通,有文才,为孔文举墓立碑,辞藻华美。侯景之乱,随兄入援建康。城陷,复出外收军攻侯景,兵败被杀。(,参见《南史》)【生卒】:约530—约550【介绍】:南
万县(今属四川)人。康熙中,谭弘之乱时被掠,以计领敌走悬崖,奋起挤敌下崖,亦自投崖而死。
【生卒】:?——1074字仲容。业孙,延昭子。历任广西钤辖、左藏库使、兴州防御使。熙宁初,筑筚篥城,打败西夏骑兵。迁知泾州、镇戎军,为定州路副都总管,擢步军都虞候。契丹争代州地界,文广献阵图并收复幽燕
【介绍】:宋华州人。因慕李成,遂命名。善画山水。初入画院,能自晦以防忌嫉。及补官,始出己所长,众虽睥睨,然无及之者。
【介绍】:宋雄州归信人,字仲威。真宗景德中授三班借职,数年后为隰州兵马监押。捕盗平蛮,屡有军功,累官湖北都巡检使、庆州沿边都巡检使,历知数州军。西夏元昊反宋,攻塞门寨,振坐拥兵不救,遭贬。逾年,复右武
【生卒】:1196——1262字毅夫,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嘉定进士。累迁太府少卿、淮西总领。端平初,朝议收复河南,他极论以守为实,以战为应,不可轻易用兵。淳熙十一年(1251),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生卒】:601或602—685【介绍】:唐汴州尉氏人,字正则。少贫贱好学。太宗贞观中累迁给事中,以刚正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高宗龙朔元年,诏仁轨发新罗兵赴百济作战,任带方州刺史,累功封乐城县男
字诚之,冀州(今河北冀县)人。第进士。天禧中,授著作佐郎,迁侍御史。仁宗朝,西边用兵,以天章阁待制为陕西都转运使。黄德和诬刘平,存奏劾德和临敌退走,以致溃败。朝廷纳其言,遣文彦博按治,德和被诛。元昊请
【介绍】:明山东济宁州人,字允吉。性至孝。宣德中官南京工部主事,督江浙鼓铸。岁饥,割俸济工匠。迁郎中,督龙江关。自奉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