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何思澄

何思澄

字元静,南朝梁,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少勤学,工于文辞,尝作《游庐山诗》,沈约自以为不及;为傅昭作《释奠诗》,辞文典丽。历为太学博士、廷尉正。天监十五年(516),选入华林殿撰《遍略》。迁为兼东宫通事舍人,官至武陵王中录事参军卒,有文集十五卷。(,参见《南史》)


【介绍】:

南朝梁东海郯人,字元静。何敬叔子。起家南康王侍郎,武帝天监十五年,太子詹事徐勉举为学士,参撰《遍略》,迁治书侍御史。工文辞,所作《游庐山诗》,沈约大为赞赏。与何逊何子朗并称“东海三何”。年五十四卒于武陵王中录事参军。


【介绍】:

南朝梁东海郯人,字元静。何敬叔子。起家南康王侍郎,武帝天监十五年,太子詹事徐勉举为学士,参撰《遍略》,迁治书侍御史。工文辞,所作《游庐山诗》,沈约大为赞赏。与何逊何子朗并称“东海三何”。年五十四卒于武陵王中录事参军。


猜你喜欢

  • 徐来凤

    【介绍】:清江苏娄县人,字小巢。乾隆三十年举人,官含山教谕,自号含山外史。善指画,所作枯木禽鸟尤佳。工诗。

  • 史忠

    【介绍】:金元间蠡州博野人,字良臣。史弼祖父。谨身节用,喜济助贫。以荐为蠡州管匠提领。卒年八十五。

  • 牛弘

    【生卒】:545-610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泾川东南)人。本姓尞。父允为西魏侍中,赐姓牛。弘性宽厚,好学博闻,善文学,通律令,仕北周至内史下大夫。隋开皇时,历秘书监,礼部、吏部尚书等职,封郡公。广

  • 赵抃

    【生卒】:1008——1084字阅道,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第进士。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倖,京师目为“铁面御史”。出为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召为右司谏,改度支

  • 杜遇

    字庆期,振子。起家奉朝请,官至河东太守。窃官材瓦立私宅,士人多鄙其行为。后迁龙骧将军,中散大夫。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京兆人,字庆期。杜铨孙。以奉朝请起家,迁尚书起部郎中。尝窃官材瓦起立

  • 魏孝静帝

    【生卒】:524—551名善见,元怿孙,元亶子。年十岁,高欢拥为帝,高欢以邺城为都城。欢父子相继执政。高澄骂帝为“狗脚朕”,并命崔季舒击帝三拳。欲作地道出宫,事觉,被幽禁。北齐立国,封为中山王。次年被

  • 陈矫

    【生卒】:?—237【介绍】:三国魏广陵东阳人,字季弼。东汉末避乱江东及东城,孙策、袁术征召不就。曹操辟为司空掾属,除相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迁魏郡太守。时系囚数千,至有历年,矫至郡,自览罪状

  • 杨秀

    【生卒】:?-618隋文帝第四子。初封越王,后移封蜀。以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出镇蜀。貌美有武艺,甚为朝臣所惧怕。文帝常言其难与兄弟相处。在蜀用亲信,违法奢侈。及广为太子,意不平。文帝召其还长安、令法司

  • 白整

    宦官。孝文帝末为长秋卿,封云阳男。宣武帝时,其妻得封君之号。(,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人。因事受腐刑,入宫。掌宫掖碎职,以办事恭敏得宠。孝文帝太和末为长秋卿,赐爵云阳男。宣武帝景明初,为大长秋卿

  • 王袭

    【生卒】:?-501字元孙,叡子。年十四为中散。父死,继领尚书令职。冯太后卒,外任为刺史。治内清静,受孝文帝好评,然教民于路旁多立碑铭,赞美其政治。孝文帝面责其虚。降号二等。宜武帝景明二年卒。(,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