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圜
【生卒】:?—927
【介绍】:
五代时京兆三原人。美姿容,有口辩。仕后唐。为潞州观察判官。常山之役,李嗣昭为帅,卒于军,圜代总其事,号令如一,敌人不知,庄宗倍赏之。后授工部尚书。明宗时,拜平章事、判三司。拔贤俊,杜幸门。虽忧国如家,而切于功名。后罢相,以太子少保致仕。终为安重海所忌构,赐自尽。
【生卒】:?—927
【介绍】:
五代时京兆三原人。美姿容,有口辩。仕后唐。为潞州观察判官。常山之役,李嗣昭为帅,卒于军,圜代总其事,号令如一,敌人不知,庄宗倍赏之。后授工部尚书。明宗时,拜平章事、判三司。拔贤俊,杜幸门。虽忧国如家,而切于功名。后罢相,以太子少保致仕。终为安重海所忌构,赐自尽。
【生卒】:?—571【介绍】:北周河内温人,字遵胤。起家司徒府参军事。魏孝武帝西迁,裔归乡。宇文泰复弘农,裔于温城举兵归泰,授北徐州刺史。入周,历官始州刺史。武帝天和初,平信州蛮。官至西宁州刺史,未之
字廷美,崞县(今山西原平北)人。天顺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成化时,官都给事中、陕西左、右布政使。项忠征荆、襄,驱使流民复业,他弹劾其纵兵逼迫。建议顺天、永平二府分设一巡抚。先后在陕十五年,有政绩。孝宗时
【介绍】:唐僧。本于阗国人,名尸罗达摩。通华、梵语。德宗贞元中北庭节度使杨袭古与龙兴寺僧请戒法为译主,译《十地经》、《回向轮经》。
【生卒】:?—881【介绍】:唐润州句容人,字汉藩。刘三复子。少依李德裕。宣宗大中初,德裕贬逐,邺无所依,以文章客游江、浙。懿宗咸通时,受荐为左拾遗,充翰林学士,转尚书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学士承旨
字叔仁,富顺(今属四川)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累官祠祭郎中,因事斥为民。“嘉靖八才子”之一。【介绍】:明四川富顺人,字叔仁,号南沙子。嘉靖八年进士。历官礼部郎中,坐事贬秩,复除为民。与陈束、李
【生卒】:1366—1456【介绍】:明僧。太原人,俗姓吴,字独芳。幼孤,事母孝,母没后出家,戒行卓越。永乐中诏选注大明三藏法数,校大藏经典,既成,辞还归山卒。
洛阳(今属河南)人。先贤康节公邵子二十七代孙。崇祯三年(1630)授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
【生卒】:?—约478【介绍】:南朝宋人,其先胡人。以参预杀前废帝刘子业,自陈功劳,后废帝元徽中封鄂县子。阮佃夫欲废帝而立安成王刘準(顺帝),天宝预其谋而发之于帝,以为清河太守。顺帝即位,出为山阳太守
【介绍】:唐人。师法张僧繇,善画神佛人物及田家景候。
【介绍】:元茶陵州人,字长吾。刘耕孙弟。以国学生下第,授常宁州儒学正。红巾军进入湖南,常宁长吏弃城走,地方人士请焘孙为主城守,一年后以无外援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