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丘濬

丘濬

【生卒】:1418—1495

【介绍】:

又作邱濬。明琼州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五年进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既长,博极群书,尤熟于国家典故。自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国子祭酒,累官至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为尚书入内阁者之始。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尝采群书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为《大学衍义补》,所载均可见之行事。与修《英宗实录》,实书于谦之功。又作传奇《五伦全备忠孝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四种(《罗囊记》今佚)。亦工诗,有《琼台集》。


【介绍】:

宋徽州黟县人,字道源。仁宗天圣五年进士。景祐间为句容令。累官殿中丞。读《易》悟《损》、《益》二卦,能通数,知未来兴废。卒年八十一。有《洛阳贵尚录》、《天乙遁甲赋》、《观时感事诗》及文集。


【生卒】:1420——1495

字仲深,琼山(今属广东)人。幼孤,家贫,力学。景泰进士。官编修。成化中,官侍讲、国子祭酒、礼部右侍郎。两广用兵,他指陈形势,洋洋数千言。韩雍等用其策破贼,名重公卿间。为于谦辨冤,修《英宗实录》、《续通鉴纲目》。因真德秀大学衍义》治国条目未具,他博采群书补遗。孝宗时,历官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谦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修《宪宗实录》,担任副总裁。弘治七年(1494)加封少保。八年卒。赠太傅。谥文庆


【介绍】:

宋徽州黟县人,字道源。仁宗天圣五年进士。景祐间为句容令。累官殿中丞。读《易》悟《损》、《益》二卦,能通数,知未来兴废。卒年八十一。有《洛阳贵尚录》、《天乙遁甲赋》、《观时感事诗》及文集。


【生卒】:1420——1495

字仲深,琼山(今属广东)人。幼孤,家贫,力学。景泰进士。官编修。成化中,官侍讲、国子祭酒、礼部右侍郎。两广用兵,他指陈形势,洋洋数千言。韩雍等用其策破贼,名重公卿间。为于谦辨冤,修《英宗实录》、《续通鉴纲目》。因真德秀大学衍义》治国条目未具,他博采群书补遗。孝宗时,历官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谦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修《宪宗实录》,担任副总裁。弘治七年(1494)加封少保。八年卒。赠太傅。谥文庆


【介绍】:

宋徽州黟县人,字道源。仁宗天圣五年进士。景祐间为句容令。累官殿中丞。读《易》悟《损》、《益》二卦,能通数,知未来兴废。卒年八十一。有《洛阳贵尚录》、《天乙遁甲赋》、《观时感事诗》及文集。


猜你喜欢

  • 赵鉴

    【生卒】:1454—1537【介绍】:明山东寿光人,字克正。成化二十三年进士。除萧山知县。擢御史,按宣大,劾边帅逗留不进,又陈方略甚悉,于是将士奋勇,连战皆捷。正德初刘瑾用事,出为安庆知府,调顺昌。后

  • 迮鹤寿

    【生卒】:1773—1836以后【介绍】:清江苏吴江人,字兰宫,号青崖。道光六年进士,选池州府教授。长于考证。著有《蛾术编注》、《齐诗翼氏学》等。

  • 元颢

    【生卒】:?—529【介绍】: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子明。北海王元详子。累官相州刺史,袭爵。孝明帝武泰初奉命镇压葛荣起事。尔朱荣入洛,皇室被杀殆尽,乃奔梁。梁武帝萧衍以颢为魏主,遣将陈庆之率兵送之北还,

  • 徐之范

    之才弟。善医术,仕北齐位至太常卿。入周,授仪同大将军。隋开皇中卒。(,参见《北史》)

  • 姜晟

    【生卒】:1730—1810【介绍】:清江苏元和人,字光宇,号杜芗。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五十六年,官至湖南巡抚。六十年,黔楚苗民起事,晟会同毕沅、福康安前往镇压,驻辰州办军需。嘉庆初,事渐平

  • 和尚

    【介绍】:元蒙古乃蛮台氏。袭父职为后卫亲军百户。武宗至大三年,进后卫亲军副千户。仁宗延祐二年,从元帅乞住镇压赣州蔡五九起事。泰定帝致和元年,从丞相燕帖木儿击败上都倒剌沙兵。累功领八卫把总金鼓都镇抚司事

  • 温子昇

    【生卒】:495—547【介绍】:北魏济阴冤句人,字鹏举。自云为晋温峤之后。博学善文章。初为广阳王元渊贱客,教诸奴子书。孝明帝熙平初,对策高第,补御史,台中文笔皆出其手。孝明帝正光末,随元渊镇压六镇起

  • 段天祐

    【介绍】:元汴人,字吉甫。幼颖异,五岁知书,弱冠工于诗。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授静海县丞,擢国子助教,迁应奉翰林文字,除浙江儒学提举,未仕而卒。有《庸音集》、《学文斋偶抄》等。

  • 刘崇龟

    【介绍】:唐河南人,字子长。刘政会七世孙。懿宗咸通进士。僖宗中和三年入为兵部郎中,拜给事中。昭宗大顺中改户部侍郎,检校户部尚书,官至清海军节度使。为官清廉,然不能防检家眷,既没,家有鬻珠玉者,由是名损

  • 桓宽

    字次公,西汉汝南(郡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宣帝时任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博学善文,曾将昭帝时盐铁会议上御史大夫桑弘羊和贤良、文学就盐铁官营等问题的辩论内容,编辑成一书,名曰《盐铁论》,共六十篇。其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