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龙船节

龙船节

苗族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盛行于贵州东南地区清水江畔各县。每年农历五月廿四日(有记载为二十日),邻近各县苗民聚集于江边划龙船以示庆祝。船身长23米,宽1米,由3根杉树干挖成槽形相接而成。装有龙头龙尾,龙头约2米多高,用柳木雕刻而成,上装一对长约1米的龙角。上涂金、银、红、绿、白等颜色,鳞片上嵌有镜片,熠熠闪光。龙嘴含一活珠,龙须两边挂着书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的对联。龙舟下水时,要举行敬祭仪式,由寨老主持,面对龙舟口诵祭祖和龙的起源等内容,并杀鸡祭祀,祈求山神佑护船只安全。祭后,锣鼓齐鸣,龙船下水。船上有鼓头、锣手、水手等30余人。鼓头(或称鼓师),身着白色大襟长衫,外套红色或黑色马褂,头戴宽边草帽。锣手由男孩扮成女装,头戴银饰。水手中有掌艄1人,炮手1人,划船者视船长短而定,多可达40余人。赛时有节奏地击鼓,指挥龙船前进。节日行期2至3天。参加人数多达数万人。届时,男女身着盛装,为船手欢呼、喝彩。赛后举行赛球、赛马、斗牛、斗鸟、跳芦笙舞及对歌等活动以及集市贸易。节日来源传说不一,多以恶龙害人被杀,天昏地暗或天干地旱,人们为了求得平安,以龙船戏于江水之中。最后抛青草入水,以示祭典完毕。

猜你喜欢

  • 敕赐祐宁寺碑记

    碑铭。清雍正帝撰文。雍正十年(1732)立。位青海大通县祐宁寺(原称郭隆寺)。碑文记雍正元年(1723)该寺喇嘛参预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寺庙被毁。十年(1732)清政府发帑鸠工,复修该寺

  • 河南郡王旗

    见“和硕特前头旗”(1451页)。

  • 艾思奇

    1910—1966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原名李生萱。蒙古族。云南省腾冲县人。祖籍蒙古,元末徙居云南,遂落籍。青少年时在云南读书,1928年留学日本,参加中共东京支部组织的“社会主义学习小组”。“九一八”事

  • 班第墨尔根卓哩克图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汉文史籍译称满金台吉。孛儿只斤氏。※布延巴图尔鸿台吉第三子,※博硕克图济农弟。驻牧于黄河河套地区,坚持与明朝通贡互市,每岁入贡、赴市如约,未从其2兄侵扰明境。万历十二年(1

  • 和士开

    524—571北齐大臣。字彦通,清都临漳(治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人。其先世西域商胡,本姓素和氏。一说原属鲜卑素和部,后西徙。一说原为西域胡人,后赐姓素和。仪州刺史和安子。幼聪慧,选为国子学生。天保(5

  • 桑孔语

    我国自称桑孔的哈尼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境内的部分村寨,使用人口约2000左右。以景洪县的桑孔语为例。语音特点:有24个单辅音。塞音、塞擦

  • 永珹

    ?—1777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号寄畅主人。高宗※弘历第四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袭郡王。四十二年卒,谥端。嘉庆四年(1799),追封履亲王。著有《寄畅斋诗稿》。

  • 根敦嘉措

    1475—1542即二世达赖喇嘛。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生于后藏日喀则西北的达纳地方一农户家。3岁被认定为达赖喇嘛一世※根敦朱巴之转世。幼年随父学宁玛派密法。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11

  • 惠伦

    ?—1797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一等承恩公奎林之子。出嗣伯父一等诚嘉毅勇公明瑞,袭爵。擢头等侍卫、尚荣正、镶蓝旗护军统领,授奉宸院卿。嘉庆二年(1797),奉命偕副都统阿哈保率东三省兵赴湖

  • 西夏须知

    书名。1卷。宋刘温润撰,已佚。本书为内殿承制,鄜延都监刘温润守延州时编录西夏境内杂事,凡15条目。清代已非全帙。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郑樵《通志·艺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