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龙船节

龙船节

苗族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盛行于贵州东南地区清水江畔各县。每年农历五月廿四日(有记载为二十日),邻近各县苗民聚集于江边划龙船以示庆祝。船身长23米,宽1米,由3根杉树干挖成槽形相接而成。装有龙头龙尾,龙头约2米多高,用柳木雕刻而成,上装一对长约1米的龙角。上涂金、银、红、绿、白等颜色,鳞片上嵌有镜片,熠熠闪光。龙嘴含一活珠,龙须两边挂着书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的对联。龙舟下水时,要举行敬祭仪式,由寨老主持,面对龙舟口诵祭祖和龙的起源等内容,并杀鸡祭祀,祈求山神佑护船只安全。祭后,锣鼓齐鸣,龙船下水。船上有鼓头、锣手、水手等30余人。鼓头(或称鼓师),身着白色大襟长衫,外套红色或黑色马褂,头戴宽边草帽。锣手由男孩扮成女装,头戴银饰。水手中有掌艄1人,炮手1人,划船者视船长短而定,多可达40余人。赛时有节奏地击鼓,指挥龙船前进。节日行期2至3天。参加人数多达数万人。届时,男女身着盛装,为船手欢呼、喝彩。赛后举行赛球、赛马、斗牛、斗鸟、跳芦笙舞及对歌等活动以及集市贸易。节日来源传说不一,多以恶龙害人被杀,天昏地暗或天干地旱,人们为了求得平安,以龙船戏于江水之中。最后抛青草入水,以示祭典完毕。

猜你喜欢

  • 田义之

    见“西阳蛮”(696页)。

  • 不只儿

    见“布智儿”(468页)。

  • 纳禄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管车官,管理车辆的制作和维修,统领车夫,调配使用。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十田级”,享有薪俸谷子80挑(每挑约合50斤)。

  • 达鲁花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答鲁花赤”、“答鲁合臣”、“达鲁噶齐”。《元朝秘史》释为“镇守官”。蒙古汗国初始置,《元史·太祖纪》:“定西域诸城,置达鲁花赤监治之”。管军民,掌印玺,行总辖监治之职,为众官属

  • 包乌公路

    内蒙古地区的一条重要公路干线。由包头至乌拉河。1925年1月,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为运输的需要,命石友三旅修筑,以原大车道为基础进行加工,铲高、垫平、展宽,遇流沙路段,则垫树枝、条席,以维持能通汽车

  • 南北部大人

    代国和北魏官名。代国和北魏初期用以统辖※内入诸姓及※四方诸姓部落之官员。据《魏书·官氏志》载,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339),将统辖地区“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时帝弟觚监北部,子实君监南部,

  • 让郡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庄园在仁蚌地区。家族成员活动于西藏政教两界而身致通显者有:让郡·杰仲罗桑扎西,乾隆四十四年(1779)于那曲喀会见赴京的班禅;仲尼让郡巴,负责十世达赖喇嘛的遴选;让郡·多吉

  • 北乜里没里

    见“土河”(63页)。

  • 亮噶尔

    ①维吾尔语音译。意为“腰站”,指设于驿路两大站之间的小站。以供过往商民饮水与休息之用。汉民讹呼为“阑干儿”。 ②清代新疆地名。见《西域水道记》。位于古里峡(古尔恰)西120里,鄂什(奥希)东80里。即

  • 李元谅

    ?—805唐朝官员。原籍安息(今伊朗东北部与苏前联交界一带)。本姓安。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抚养,改姓名为骆元光。及长,从军备宿卫,积劳至镇国军副使。建中四年(783),德宗以兵变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