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黄飘战役

黄飘战役

清咸同年间苗民起义军抗击官军的战斗之一。同治八年(1869),清廷派大军镇压贵州张秀眉起义军。义军布防于黄平与施秉间的黄飘地区,凭险拒守,设伏以待湘军。义军将领包大度调集万余人集中于黄飘附近高山上。一面派兵封锁清廷援军道路,一面以部分兵力牵制川军于新城一带。湘军席宝田部18000余官军进入黄飘东部苗寨白洗。经一日鏖战,湘军占领白洗。又转攻瓮谷陇。起义军一路弃寨走,引湘军入伏圈。同年三月二十二日,湘军入黄飘境,荣维善率军在前,黄润昌居中,邓子垣断后。2万名官军一齐进入义军伏击阵地。中午时分,义军伏兵四起。湘军突围,遭包大度部勇猛攻击,激战至黄昏,大部湘军被歼。入夜,复以烈火重重围之。经两天战斗,歼清官军“二万有奇”。荣、黄、邓等清军将领无一生还。史称此战役为黄飘大捷。

猜你喜欢

  • 速仆丸

    即“苏仆延”(1004页)。

  • 基恰堪布

    藏语音译,一作基巧堪布,意“总管堪布”。即布达拉宫总管旧时随侍达赖喇嘛的最高僧官职称,秩从三品,多由其亲信担任。负责管理达赖喇嘛私人的财产、经济收支、生活起居、宗教活动的照料及※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内的

  • 亦邻真

    1238—1279元代乌思藏高僧,世祖帝师。又作亦怜真。出身于藏地区(后藏)萨迦款氏家族。幼从异母兄※八思巴学法,取名亦邻真坚藏。八思巴在大都(今北京)任帝师时。他曾任萨迦寺住持,亦曾赴大都谒元世祖,

  • 大斡耳朵

    “斡耳朵”意为“宫帐”、“帐殿”。指元太祖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之第一宫帐。设于曲雕阿兰(位于今蒙古国克鲁伦河上游、温都尔汗西南)。居光献翼圣皇后孛儿台等八后妃。太宗、宪宗、泰定帝即位大典在此举行。《元朝

  • 辛亥湘西苗民起义

    清末苗民反清斗争。1911年,在辛亥革命影响下,湘西苗民在同盟会员田应全(苗族)、开明绅商张伯春、沈宗嗣等组织下,以“兴汉倒满”为号召,发动苗族群众响应湖北武昌起义。同年十月中旬,决定攻凤凰厅(治今湖

  • 撒拉语

    我国撒拉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青海省其它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8. 7万(1990年)。撒拉语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8

  • 黎州安抚司

    见“黎州土百户”(2515页)。

  • 阿昌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蒙撒”、“蒙撒掸”、“衬撤”、“汉撒”等自称。人口有27708人(1990),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及保山的龙陵等县。源于古羌人南迁的一支。其先民远

  • 汉大学院

    西夏官署名。是七等司品以外的机构,同次等司。设博士。

  • 打哄格布喷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的一种熊皮挎包。包为长方形,用熊头部皮子缝制,熊的双眼用在包面上,两耳留在包盖上,背带用上百枚钱币串结而成。背时挎左肩,包袋部垂至前身右腿处。实用装饰用途兼有。旧时富人家庭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