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麦匝簇长官司

麦匝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南境。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入朝礼仪时,将其列为全国可按定例朝贡的30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与松潘地区其他15长官司一起入朝贡马,赐钞、币、袭衣等。宣德二年(1427)七月,行在锦衣卫指挥何敏曾令番僧失刺藏卜等至松潘诸族寨招谕其首领。麦匝簇寨人结第陈述袭杀指挥陈杰等人原因,谓“向化四十余年,未尝敢乱”,皆因陈杰等人率军至寨”“遍索生口,不胜扰害”,故杀之。获宥,并令其招谕未服诸族部。三年,长官司故副长官子勒卦贡马,赐之钞、彩币表里、丝袭衣、靴袜等。后,常派人入朝贡马及方物,与明廷保持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 纳赛尔·阿尔斯兰伊利克

    ※喀喇汗王朝汗族。阿里阿尔斯兰汗之子。“阿尔斯兰伊利克”意为“狮子王”,地位比汗低一级。领地为费尔干地区,首府在乌兹干。999年率军进攻布哈拉(今中亚不花拉),灭萨曼王朝,俘末代国王阿布都·马利克,将

  • 西林布

    ?—1859清朝武官。达斡尔族。姓阿勒丹氏。隶齐齐哈尔镶红旗。道光二十一年(1841),以佐领驻浙江,防御英国侵略军从海上进攻。咸丰三年(1853),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败石达开部于武昌,赐号阿木尔

  • 盛世才第二次大清洗案

    民国时期新疆军阀盛世才炮制的旨在铲除异己力量的案件。1940年,盛世才为抵制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影响,炮制了所谓企图分裂中国领土、建立“伪政权”的一系列暴动案,诬称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新疆学院院长

  • 八旗通志

    书名。清代记载八旗制度的志书。前后两次纂修。雍正五年(1727)鄂尔泰(1677—1745,满洲镶蓝旗人)等奉敕撰,乾隆四年(1739)成书,题为《八旗通志》初集。253卷。分为八志:旗分、土田、营建

  • 壶

    战国时期中山国祭祀礼器。亦称“中山王铜圆壶”。周慎靓王五年(中山王十三年,前316),由中山王下令制作,用以祭祀上帝和祖宗。盖上有两个圆形纽,壶腹为圆球形,有两道平行凸

  • 达尔扎策凌

    ?—1750清代西藏地方贵族。藏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子。乾隆十五年(1750),驻守阿里官员朱尔默特策布登卒后,由其父奏准令其驻防阿里克地方,管辖该地官兵。因无官职,不足以弹压,经驻藏大臣奏准

  • 苗族自称。也作勐。苗语译音。分布在川黔滇地区讲川黔滇方言的苗族,大多使用此自称。其支系尚有蒙豆、蒙来、蒙柏、蒙格勒(以上他称白苗)、蒙周、蒙贝(花苗),蒙斯,蒙抓(青苗),蒙刷(汉苗)、蒙博(黑苗),

  • 多罗土蛮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多罗土闷、垛落土蛮、哆啰土蛮、多伦土默特等。“七土默特”(七部)之意。因该部落包括七鄂托克得名。原属成吉思汗弟哈赤温的后裔多郭朗台吉,后成为满都鲁可汗女婿火筛属下满官嗔(蒙古

  • 鸣沙之战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后突厥与唐朝间一次战役。以发生在灵州※鸣沙县(治今宁夏中夏县东鸣沙州,此地人马行沙有声,异于余沙,故名)而名之。天授二年(691),后突厥默啜可汗(阿波干可汗)即位后,对唐推行

  • 长秋寺

    元朝官署名。掌武宗皇后宫政及五斡耳朵户口、钱粮、营缮诸事。仁宗皇庆二年(1313)置,设寺卿5员,秩正三品,下领少卿、寺丞各2员。辖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