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鸣沙之战

鸣沙之战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后突厥与唐朝间一次战役。以发生在灵州※鸣沙县(治今宁夏中夏县东鸣沙州,此地人马行沙有声,异于余沙,故名)而名之。天授二年(691),后突厥默啜可汗(阿波干可汗)即位后,对唐推行以和为主、和战兼行的策略。万岁通天元年(696),助唐大败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受封为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继遣使请为武后之子,以己女与唐和亲,并乘机索还居于丰、胜、灵、夏、朔、代等六州之突厥部众降附者以及单于都护府之辖地。获允,遂得六州突厥降户数千帐、种子4万余斛、农器3千具、铁4万斤,势复盛,四出攻击契丹、拔悉密、黠戛斯、葛逻禄、拔野古等部,控地万余里。圣历元年(698),率众10余万扰赵、定二州,俘掳男女8—9万人。久视元年(700),复掠散居灵、夏二州之党项人及陇右唐军诸监马万余匹,势益炽。长安三年(703)六月,为壮己力,复请和亲,遣莫贺干请以女妻皇太子,又派大酋移力岑贪汗献马千匹,谢许婚。神龙二年(706)十二月,乘中宗即位未久,默啜率军攻鸣沙县。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统众迎战,唐中军败,忠义先逃,死者6千余人(一说数万人)。旋,突厥就势进袭原、会等州,掠陇右牧马万余匹而去,忠义被免官,中宗下诏绝婚。

猜你喜欢

  • 加扎隆瓦部落

    见“隆务兰切千户部落”(2138页)。

  • 太平金镜策

    书名。元东平布衣赵天麟撰。8卷。是至元(1264—1294)末作者先后向世祖所上建言书,累数万言,后编为此书。所经包括田制、农桑、赋役、户计、义仓、冗官、服章、祭祀、军事等方面,反映了元代社会经济和人

  • 黄部

    即“桂娄部”(1802页)。

  • 定边战役

    明军征讨麓川思氏土司的战役之一。洪武十七年(1384),麓川(治今云南瑞丽)傣族首领思伦法遣人入朝贡方物,并献元朝所授宣慰使司印,以示诚服,受封为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宣慰使,兼领元之麓川、平缅两路之地,势

  • 元羽

    470—501北魏宗室。又称直懃驾头拔羽直,字叔翻。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前废帝※元恭之父。太和九年(485),封广陵王,加侍中,为外都大官。后为大理,加卫将军,典决京

  • 斡东

    土族语音译,意为“灵轿”。即木制轿式寿材。旧时青海互助、同仁等地土族葬具。人死后,用其抬至火葬地,将尸体面西置于事先用120片土石块砌成的火化炉灶上,砸碎斡东,以柏树枝点火焚化之。制作精致,尤以老年人

  • 达岗

    德昂语音译,意为“总伙头”。旧时云南德昂族村社内为群众办理公共事务者,后演变为土司所属政区一级头人。主要负责与土司衙门联系,为土司征收粮食和其他杂役、门户捐,及执行地方政府法令等;其职权相当于今之乡长

  • 五台山寺

    西夏佛寺。《西夏纪事本末》所载《西夏地形图》贺兰山中标注寺名。仿山西五台山建。西夏文类书《圣立义海》内“山之名义”中有五台净宫,即为此寺,其释文为“菩萨圣众现生显灵、禅僧修契、民庶归依处是善宫,野兽见

  • 敌拉

    见“敌烈部”(1882页)。

  • 爷老

    见“拽剌”(16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