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泰运

高泰运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大臣。亦作高太运,一作高泰连。白族。大理人。※高升泰子(一作侄),※高泰明弟。段寿辉(1080—1081年在位)为大理国国王时,奉命守安宁。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与国人立其父为国主,改国号为大中国。三年,奉父遗命,与兄还位段氏,立段正淳为大理国(后理国)国王,被封为栅主。封地在腾越(今腾冲),号黑演习(大府主将)。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奉命朝宋,求得经籍69家,药书62部。政和六年(1116,一作七年),高泰明卒,继任相国。宣和元年(1119),赠木夹与宋边将,要求入贡。时滇东37部不断起兵反抗高氏和段氏统治;高氏分掌大理国诸郡,内部渐起冲突。

猜你喜欢

  • 耶律沙

    ?—988辽代将领。字安隐。契丹族。辽穆宗时,任南府宰相。辽景宗时,总领南面边事。时契丹对中原政策援北汉以抗宋。保宁八年(976)九月,奉命率兵南下,以战功加守太保。乾亨元年(979)三月,为都统领兵

  • 益希桑珠

    见“次噶俄仁巴”(882页)。

  • 苗拳

    苗族传统武术。历史上曾用于军事战斗,今为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男女自古习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祭祀词中言,始于蚩尤,亦有“张祖先师”传授之说。与南拳、北拳相比,其手法、桩步及套路多具独特之处,自

  • 瓯脱

    匈奴语音译。又作“区脱”。其义有3说:(1)边界上的“缓冲地带”或“中立地带”。《史记·匈奴列传》:东胡“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2)边境上候望之处。司马贞《索稳》引韦昭

  • 大方广佛华严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译佛经。译自唐实叉难陀八十卷本。活字本,梵夹装。西夏文译者佚名。卷首西夏文题名“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惇睦懿恭皇帝御校”,校者为西夏仁宗仁孝尊号。1917年出土于宁夏灵武县。现北京图书馆

  • 土黑勒威勒

    清初科罪之名。满语音译,“判罪”的意思。满洲统治者对官吏犯罪较轻者多采用罚银以示薄惩,这种科罪方式即系此称。天命(1616—1626)中,“定若干两银之罪”的事例见诸文献者不胜枚举。此制起由清太祖努尔

  • 乞思合儿

    见“喀什噶尔”(2205页)。

  • 象步虎掌

    仫佬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相邻各县仫佬族聚居区。由两人对垒,也可以集体竞技。比赛时,先在地上划条“界河”,竞赛双方分立两边,立稳马步,互相贴合双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运力,努

  • 刨夫

    清代东北地区具保领票的合法采参人。初以满洲兵丁或王公府壮丁采参。雍正(1723—1735)初,为杜绝私采,改用官衙发放参票办法。初行招商刨采,将票发放给商人,令其雇觅刨夫,一夫执一票入山。乾隆九年(1

  • 脱列忽乃

    见“脱列哥那”(20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