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文良

马文良

1912—1941

革命烈士。原名尹九宫,曾有名尹志异、尹绂。辽宁海城县人。回族。1933—1934年在北京大学学习,1935年赴日本留学东京早稻田大学。曾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组织“读书会”。1936年因遭日本政府迫害,回国。1937年赴延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中央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40年10月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回教救国会陕甘宁边区分会”,任常务干事,同年又成立“陕甘宁边区回民文化协会”,被选为常务理事。11月任“陕甘宁边区分区回民巡视团”中共特支书记兼团长。在三边及盐池地区开展工作,发展党组织,建立乡政权及回民游击队,兴办民族学校等,深受群众拥护。1941年2月率巡视团到盐池边境的惠安堡回六庄工作时,被马鸿逵骑兵便衣队逮捕,押送银川。4月17日夜与战友崔景岳、孟长友等于银川市城隍庙后遇害。

猜你喜欢

  • 杨元保

    ?—1854清咸丰年间布依族起义首领。贵州独山县播让人。布依族。原籍广西,后移居独山。少时习武,好抱打不平,颇受敬重。因不堪清廷苛敛,与余光裕、杨官佑、舒裁缝等参加李源发领导的天地会。因其父领导布依族

  • 傈僳族音节文字

    我国云南省维西县部分地区曾使用过的一种表音音节文字。由维西傈僳族老农民汪忍波于20世纪20年代初创制,故又称汪忍波傈僳文。这种文字一个形体用一个音节表示,相同的音用相同的形体表示。从文字的结构看,笔画

  • 清廷对蒙古的封禁政策

    清统治者从分散和孤立蒙古的目的出发,除在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度,分别建立蒙古八旗、游牧八旗、总管旗、札萨克旗,限制其辖境,封锁其疆界,使之成为互不相属,不通往来的小块封建领地外,并对蒙古实行封禁政策,限

  • 代来城

    地名。又称悦跋城。故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及达拉特旗界内。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刘卫辰被前秦苻坚封为西单于后,驻屯于此,督摄河西诸族。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刘卫辰为北魏所破,失城出走,后为部下所杀

  • 噶布什贤壮大

    参见“壮大”(887页)。

  • 多伦诺尔庙

    见“汇宗寺”(615页)与“善因寺”(2289页)。

  • 卓特普扎布

    1876—1947清末民国时官吏。蒙古正白羊群旗人。幼年在私塾读书,学蒙文、满文。16岁任苏鲁克长。20岁任正白牛群旗副总管。光绪二十六年(1900),奉命向清政府奉送贡品,到北京,时值八国联军与义和

  • 容华嫔

    东魏孝静帝嫔妃。鲜卑慕容氏。吐谷浑可汗※夸吕从妹。东魏天平三年(535),吐谷浑王夸吕嗣立后,奉行“远交近攻”之策,亲东魏拒西魏,与东魏和亲。武定三年(545),嫁孝静帝为嫔,膺此封号。

  • 树葬

    葬式之一。亦称“风葬”。将死者置于树上任其风化。中国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地区一些民族曾有此葬俗。《魏书·失韦传》、《周书·异域上》、《隋书·地理志》、《西域图志》、《滇南新语》、《百苗图》以及台湾《

  • 奇首

    即奇首可汗,又记作奚首。传说中的契丹始祖。有八子,繁衍为八部。时在潢河(今内蒙古境内西喇木伦河)西、土河(今老哈河)北一带活动,“草居野次,靡有定所。”《辽史》记在木叶山(两河交汇处,契丹发源地,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