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岗地

马岗地

“马岗”为藏语音译,※外差中的一种。旧时以岗为单位向原西藏地方政府服兵役的土地。每一马岗,约有土地40※克,通常须出常年兵一名,兵员的衣食用费由被分予此种土地的农奴负担,清代还要自带武器。按乾隆五十八年(1793)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西藏共有此种兵员3000名,设马岗地3000岗。辛亥革命后,西藏地方的统治者,为维护封建农奴制度,多次扩军。故不仅被分予马岗的农奴负担加重,原来不支兵差的农奴,也被加上此种负担。西藏和平解放后,部分藏军遣散,农奴的此种负担随之减轻,至民改后已全部废除。

猜你喜欢

  • 于頔

    9—818唐朝相臣。字允元。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于氏。始以荫补千牛,迁华阴尉。后以栎阳主簿摄监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迁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为吐蕃计会使,时称其有出疆专对之能。历长安县令、驾部郎中。德

  • 乌尔坚山卫

    见“兀里奚山卫”(111页)。

  • 塔里雅沁

    见“塔兰奇”(2157页)。

  • 白氐

    见“白马氐”(597页)。

  • 镇沅土知府

    元明傣族土司名。元为威远蛮棚府,属元江路总管。洪武十五年(1382),总管刀平与兄那直归附,授千夫长。建文四年(1402)置州,以刀平为知州。永乐三年(1405),率子入朝贡方物,从征八百等,升为府,

  • 宝宝

    见“道克顿”(2299页)。

  • 莽观镇

    见“蒙古勒津”(2336页)。

  • 奉职

    即“阿史德奉职”(1234页)。

  • 中俄会订呼伦贝尔条件

    见“中俄关于呼伦贝尔之协定”(305页)。

  • 友鹤山人

    见“丁鹤年”(15页)。